答覆立法会问题
立法会十四题:抗药性结核病
以下是今日(十月二十五日)在立法会会议上何钟泰议员的提问和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周一岳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结核病出现新型抗药性菌种,具极强抗药性,正在全球广泛传播,治疗该病相当棘手。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本港有否出现抗药性结核病的个案;若有,这些个案占结核病个案总数的百分比;及
(二) 当局有否订定措施,防止抗药性结核病在本港扩散;若有,措施的详情?
答覆:
主席女士:
(一) 抗药性(又称耐药性)结核病的个案在香港自五、六十年代起已存在。耐药个案当中需留意的类别,是“耐多药”结核病,即对最少两种主要的一线治结核病药物产生耐药性。在“耐多药”结核个案中,又以“广泛耐药性”结核(即除对一线药物有耐药性外,亦对部分二线药物产生耐药性)为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较关注的类别。
整体而言,耐药性结核病个案的数字和比率在本港都呈下降趋势。目前在香港,耐药性结核病所占的比率约为菌阳个案(即那些从病人痰液中可培养出结核菌的个案)中的10%(2000年为11.8%,2005年初步数字为10.9%),但这些个案通常只对部分一线药物有耐药情况,而且可以用其他一线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现时的比率约1%,属于低水平(二○○○年为1.2%,二○○五年初步数字为0.6%)。由于“广泛耐药性”结核病数字较低(平均每年约三宗个案),故比率近年维持在约0.1%水平。
(二) 政府已订定并实施防止耐药性结核病在香港扩散的措施,包括:
(i) 有效治疗
有效治疗是防止结核病扩散的最佳方法。卫生署透过“全监督治疗”,确保结核病病人准时服药及完成整个疗程,尽量减低耐药性结核病产生的机会。一旦耐一线结核药物的个案出现,有关方面便会使用二线药物治疗。
(ii) 严密监测
卫生署通过其结核病监测系统,掌握结核病在本港的最新趋势,以便在有需要时及早介入,对症下药。
此外,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结核参比实验室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跨国结核参比实验室,能提供高质素的结核化验服务,包括耐药性的化验,以配合卫生署在治疗和监测方面的工作。
(iii) 健康教育
防止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分两范畴。一方面是教育病人注意配合治疗,并在公众场合用口罩和注意个人卫生;另一方面,则透过健康教育、专业的结核病治理手册、研讨会及展览等,加深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提醒他们注意卫生,并实行健康生活,以保持强健体魄。
完
2006年10月25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0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