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会问题
立法会五题:人类猪型流感疫苗接种计划
以下为今日(三月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余若薇议员的提问和署理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梁卓伟教授的答覆:
问题:
政府较早前斥资二亿三千七百万元购入的三百万剂人类猪型流感疫苗,截至三月一日为止只接种了约十八万剂疫苗。此外,有报道指出,世界卫生组织早前初步认为人类猪型流感疫情的最坏情况已过,而卫生防护中心总监亦承认本港进行疫苗接种的进度不理想,预计将剩下大量的疫苗。报道亦指出,现时不少欧美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及德国等已陆续要求药厂减少疫苗供应,或将剩余疫苗转售给其他有需要的国家。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现时的疫苗存量及总值为何;当局计划如何处理该等疫苗,以确保善用公帑;
(二) 有否评估巿民对疫苗接种的接受程度,以估计疫苗最终剩余的数量,以及有否仿效一些欧美国家的做法,以期妥善处理剩余的疫苗;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及
(三) 当局有否从是次购买疫苗汲取教训,以改善将来购买疫苗的政策;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于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开始展开人类猪型流感疫苗接种计划。计划的主要目的,是透过接种疫苗减低高危人士在感染病毒后出现并发症、住院和死亡的机会。
为了实施疫苗接种计划,我们按既定的招标程序,以每剂七十九元采购了三百万剂人类猪型流感疫苗。其中二百五十万剂疫苗,是预留予社会上五类较高危的目标组别人士,包括长期病患人士及孕妇、六个月至未满六岁的儿童、六十五岁及以上的长者、医护人员、以及从事养猪和屠宰猪只行业的人士。与此同时,政府亦预留了五十万剂疫苗给予其他希望接种疫苗,但并非属于目标组别的人士,让他们可透过私家医生诊所自费接种疫苗。
当日我们决定采购疫苗是基于为疫情的发展作出最保守,亦即是最安全的打算。我们亦预计到如果疫情最终并不严重,疫苗将会用剩。我希望强调,政府采购疫苗是为香港一旦爆发严重疫情时所需要的保险。基于保障公众健康的大前提下,我们有需要采购足够的疫苗为最容易受人类猪型流感及其并发症影响的目标组别人士提供保障。
自去年底,卫生署已透过派发单张、播放电视宣传短片和电台宣传声带等一连串宣传安排,宣传人类猪型流感疫苗接种计划。我们亦清晰向公众讲解接种的潜在风险,并适时向市民提供本地和外地疫情的最新发展、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情况的个案资料等,务求维持资讯透明度,让市民有充分的资讯考虑是否接种疫苗。至于最终是否注射疫苗,均一如其他医疗诊治的处理,是由市民自行决定的。整个接种计划是自愿性质的。实际的接种率亦受多项因素影响,包括疫情的变化、严重及死亡个案的数字、公众对疫苗安全的理解等。
虽然在疫苗接种计划开展后,我们接获了有两名确诊吉巴氏综合症病人之前曾接种人类猪型流感疫苗,但卫生防护中心辖下人类猪型流感疫苗严重不良情况专家小组已经研究过这些个案,并指出至今世界卫生组织并无发现有证据显示吉巴氏综合症与接种人类猪型流感疫苗有因果关系,而世界各地呈报的吉巴氏综合症个案数目,并无超出人类猪型流感疫苗面世前的背景机率。事实上,根据世界各地接种疫苗的数据,人类猪型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已经获得肯定,而已知的副作用基本上也大致温和。特别是在科学委员会建议的高危组别人士而言,接种疫苗对他们的保障,相比发现会有任何副作用,利多于弊。
人类猪型流感疫苗接种计划自开始至今年三月十四日,已为目标组别人士接种了超过十八万五千剂疫苗。现时的疫苗存货是大约二百七十五万剂,存货是未来数月重要的储备,亦是一个保障公众健康的保险,确保本港疫情一旦加剧时有足够的疫苗使用。因此在现阶段,我们未有任何计划将疫苗捐赠给其他地区或转卖。
其实,疫苗接种亦只是一系列防控措施的其中一环,我们同时已加强社区,尤其是学校及院舍病毒的监测、维持口岸公共卫生措施、积极推广个人及社区防护措施、动用抗病毒药物及在治疗方面作充分的应变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都是为减低人类猪型流感的发病率、入院机会及死亡率,以至对香港整体的影响。
主席,到今年三月十四日为止,已有73名市民感染人类猪型流感后死亡,严重的感染个案亦有262宗,其中179个病人需要入住深切治疗部。病毒本身的不断改变会否令日后的疫情变得严重,或出现第二或第三波的情况,至今仍是未知数。因此,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政府会继续密切注视本港及世界各地疫情的发展,以及接种疫苗的情况,以确保我们的防控措施能获得最大的成效。
完
2010年3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5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