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谈综援等事项
以下为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医生今日(二月八日)出席电台节目后与新闻界的谈话全文(只有中文):
记者:你们正检讨综援的下调幅度,现时还未有决定。近年综援开支不断上升,在现时的经济环境下,你会否认为对政府来说是个包袱?有什么措施鼓励综援人士就业?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我认为不应该看作包袱,综援制度提供一个基本安全网,申请综援的人士有不同的背景,有部分是失业的,失业人士求助于综援应该是暂时性的,有就业机会就可以脱离综援网。我们当然要有措施协助失业人士重投劳动市场,但这个并不容易做。有些人士已失业数个月,找不到工作,要他们重投劳动市场并不容易。社会福利署的自力更生计划也帮助了部分人士,当然我们会继续努力。另外,部分综援受助人是长者,他们因为退休后收入不足、资产不多,有些因为病患或残疾而领取综援,对于这些情况处理方法有所不同。在这些情况下,综援是投资在社会,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同时使社会稳定,可以从这个角度看。
记者:局长,除了自力更生计划外,失业综援的检讨方向为何?是否给予时限?时限几多?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综援的检讨有两方面。比较急切些的是会否按通缩或通胀而调整的决定,这是每年也要做的决定,综援制度有社援物价指数,是为综援特别设计的,我们每年需按社援物价指数,根据通缩或通胀去决定调节标准金额。以往香港多年通胀,每年也跟随通胀调节。这几年持续通缩,早几年的决定是冻结,并没有调节,理由是待将来通胀可以追回综援金额。这几年持续通缩令现在的调节空间有百分之十一点一,我们今次要作决定是否调节百分之十一点一,这个决定会在四月一日前作出。综援标准金额的调整是要维持原本设计金额的购买力,即使在调整金额后,综援受助人的生活质素应该不会脱离原有设计的质素水平,因为按社援物价指数调节,购买力没有改变。我们知道做了决定后,也要给予综援受助人几个月时间适应,他们一直使用的金额突然遭扣减,需要适应时间,我们会给予几个月适应时间,但未作最后决定。
另外一部分比较复杂和长远的综援检讨是如何让综援机制得以持续。我已解释过,有需要维持一个可以提供基本安全网的综援制度,在金钱上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个检讨较为复杂,未有时间表。施政纲领已表明这个检讨是我们在未来十八个月内的工作重点之一,现时还在初步阶段,正研究检讨范畴,未有时间表。
记者:局长,你说有几个月时间给予综援受助人适应,其实百分之十一点一的下调是否已经相当确实呢?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这要看调整多少,现时未有最后决定,如果调整幅度相对较大,适应时间就要长一些。
记者:局长,社会上有声音表示新来港人士不应那么快可以领取综援,你认为是否有过于宽松的情况,需要检讨?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社会上是有些意见,现时新来港人士需要居港一年才可以领取综援,综援制度提供一个基本安全网,要研究如果不给予他们综援,他们是否有其他方法可维持生活。社会福利署署长有酌情权,如果居港不足一年而没有其他方法生活,也要帮助他们。现时有部分人士居港不足一年,但没有其他方法谋生,亦会得到援助。
记者:伊利沙伯医院发生医生吓死病人事故,是否有机制...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报道是这样说,但要先调查事件,要证明是否真有这样的事发生,医管局正调查事件。据医管局所说,事件已转交死因研究庭调查,我想大家不宜在现阶段作结论。
记者:你表示考虑为吸引失业综援人士工作,把可保留工资调高,几时有决定?金额调高多少?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还未有决定。综援制度除了给予失业人士金钱上的支援外,理念并不只是金钱上的。一部分领取综援人士有不同需求,有些需要培训和就业机会,所以自力更生计划应该切合他们不同的需要,帮助他们脱离综援网。对于失业人士来说,综援不应是永久性的,应该帮他们在一段时间后再就业。失业人士的种类有很多,有些年纪较大,工种在市场越来越少,他们是有困难的。
记者:怎样订时限才算合理?方向如何?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这个会在我们检讨范畴之中。
完
二○○三年二月八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