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
公布淘大花园调查结果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医生今日(四月十七日) 公布有关淘大花园爆发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的调查结果。
杨医生解释,调查结果显示,有可能引致淘大花园E座爆发的成因不只一个,而是可能由多个因素组合的结果所致,包括:
*源头病人的出现造成第一批感染个案;
*人与人之间的感染;
*经由污水排放系统传播;及
*环境污染。
报告指出,患有慢性肾衰竭病的源头病人很可能是透过污水排放系统、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使用大公用设施(如升降机及楼梯)首先使部分住客感染病毒,然后再感染其他的同座住客。
杨医生说:“据海外研究观察所得,一些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士会排出大量病毒。”
“化验研究亦显示,很多病人的粪便都含冠状病毒,而这种病毒在粪便的存活时间,相比附在物件表面的更为长久。”
当局在一位受感染居民的厕所取得的样本进行冠病毒基因测验,结果呈阳性反应。
淘大花园个案中,相当高百分比的病人曾有肚泻,这些病人将大量病毒排入污水系统。
实地测试结果,个案集中在E座的情况及居民对厕所内散发臭味的投诉,与由污水排放系统传播的理论相符。
在淘大花园,每座楼宇都有八条污水管,由大厦的顶部连接所有楼层相同编号的单位直至底部。每条污水管收集来自水厕、洗手盆、浴缸和浴室的地面排水口的污水。上述卫生装置都各设有U形聚水器,防止污水管的臭味和昆虫进入浴室。
聚水器内须有足够贮水,方可发挥其隔气作用。但研究发现在很多个案中,连接地面排水口的U形聚水器是干涸的,原因是大多数家庭只会在浴室拖地,而不会用水冲洗。连接水厕、洗手盆和浴缸的U形聚水器,由于经常使用,则不会出现相同的问题。
为了证明这个可能的传入途径,当局曾在浴室进行一项测试:将数段纸条放在地面排水口上,可见从污水渠倒流的空气能经地面排水口吹动纸条。此现象在开启抽气扇时更为明显。淋浴时所产生的水蒸气及浴室内的潮湿环境,也有助水滴形成。
这倒流的空气可能把存于污水管内带病毒的水滴散发至浴室内的不同表面,包括地席、毛巾及其它浴室设备。淘大花园的浴室面积非常狭小(约3.5平方米),更提高了水滴触及物品的机会。
管理处的记录确认不少居民曾投诉厕所内散发臭味,显示在那些单位的U形聚水器可能出现问题。
调查报告亦发现在紧密接触的人(例如家庭成员)间有发生感染,但这只是导致今次事件的其中一个较次要的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理论可能解释导致今次事件的原因。由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局长廖秀冬率领的调查队曾用示踪感染测试污水管,当时并未发现污水管有任何裂缝。
然而,当调查队以喷雾器制造冷却油滴进行测试时,则发现四楼附近的污水排气管有一裂缝。污水排气管与污水管平衡敷设,并与四楼一浴室的支污水管连接,作用是平衡主污水管及支污水管之间气压。
理论上说,污水排放系统的任何渗漏均是严重的,因为它会使带病毒的水滴喷出天井。在油滴测试中,天井的空气动力学显示了"烟效应"。
含油液的"喷雾"在天井上升,在某些风向下,会于数分钟内攀升到大高层并向侧膨胀。
然而,要这些论据成立,必须量化病毒的数量,以及污水排气管散发含病毒水滴的上冲力度。二者均未有证据证明。
为确定环境受病原体污染的程度,当局亦在淘大花园收集了空气、食水及其他环境样本。
杨医生说:“空气和食水样本没证据显示被感染。化验结果、淘大花园个案的时序及空间分布、及流行病学分析,均推翻了经由空气或食水传播的可能性。”
杨医生指出这类调查经常面对一定的限制,包括仍缺乏对有关新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及需要尽量减低受影响居民的滋扰及不便。
杨医生说,政府已在居民接受隔离完毕返回E座前,在大厦进行彻底消毒,以清洁大厦及其污水排放系统。
在四月七日至十日期间,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及管理公司已为E座的公众地方及各个单位进行彻底清洁及消毒。各个单位的消毒工作集中在厕所和厨房内的洗涤盆、浴缸、洗手盆、马桶和地面排水渠。其后进行的大肠杆菌化验结果显示,是次污水排放系统的消毒工作有效。
至于淘大花园内其余各座楼宇,食环署已劝喻居民为住所消毒,尤其是所有排水渠,并已向居民提供指引和消毒剂。
政府亦已劝喻淘大花园居民,保持连接排水渠的U形聚水器有足够水份,以确保该装置能发挥其隔气功用。
E座污水渠排气管的裂缝已在居民迁回大厦前修补妥当。政府已敦促淘大花园的管理公司为该屋苑的水渠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政府呼吁每一个人提高公众健康及个人卫生意识。政府已制定指引、电视宣传短片及电台宣传声带,教育巿民如何为家居消毒,包括如何清洁浴室和维持U形聚水器的隔气功用。个人卫生方面,则包括勤洗手、如厕后要洗手、保持厕所清洁及消毒所等内容。
政府一直有就每宗感染个案联络有关病人所居住的大厦的管理公司,并令他们进行消毒工作。食环署会派员视察有关楼宇,以确保消毒工作符合标准。
政府亦已印制一套指引,提醒市民须妥善保养及维修水渠系统及卫生装置。
这些指引已上载于屋宇署的网页,并已分发给所有管理公司及业主立案法团。
为了改善附近的环境卫生,有关的大厦管理公司已遵照食环署的建议,在牛头角下、德福花园及邻近地方进行大规模清洗/消毒工作。食环署亦已在这些地方加强防治虫鼠措施。此外,其他地区亦将会进行类似的行动,而全港性的防治虫鼠措施亦会加强。
是次调查由卫生署联同其他八个政府部门进行,包括机电工程署、环境保护署、屋宇署、食物环境卫生署、水务署、渠务署、香港警务处和政府化验所。
完
二○○三年四月十七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