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呼吁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患者及早求医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医生今日(四月十九日)呼吁有发烧、发冷及全身酸痛的人士须及早求医,因为及早证实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治愈率相当高。
他表示,大部分对现时本港采用的混合式治疗没有反应的人士,大致可归纳为四类。
他们一般患有其他疾病、六十五岁或以上、在病发后期才求医、或病情特别严重。
联同杨医生一同举行记者会为玛嘉烈医院内科顾问医生余卫祖医生、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内科部门主管任燕珍医生、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沈祖尧教授及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袁国勇教授。他们讲及有关疾病的表征及本港的治疗方案。
沈祖尧教授表示,在疾病最初爆发时,医学界对疾病的认识相当有限。
以用途广泛的抗生素作治疗未见成效后,医疗专家转用三氮唑核(Ribavirin),以及目前的三氮唑核(Ribavirin)及类固醇的混合治疗,混合治疗在大部分个案均有良好反应。
余卫祖医生在记者会上分析截止四月十五日的死亡率,显示目前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在香港的整体死亡率为百分之四点六。当中,百分之四十七点五的个案死者为六十五岁或以上的人士。
他表示,七十二宗涉及零至十四岁儿童的个案中,并没有死亡个案;年龄在十五至三十四岁的组别中,共有四百六十七个个案,两人死亡(死亡率为百分之零点四);年龄在三十五至五十四岁的组别中,共有四百七十六个个案,十七人死亡(死亡率为百分之三点六);年龄在五十五至六十四岁的组别中,有六人死亡(死亡率为百分之六点六)。
杨医生继而指出,年龄在三十五至五十四岁组别的十七个死亡个案中,七人是有其他病患的。若把这些个案剔除,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在年龄介乎三十五至五十四岁的健康人士,死亡率只有百分之二。
任医生表示,她与余医生在四月十七及十八日前往广州,探讨内地医疗部门如何治理有关疾病。
她表示,治疗方案及病人反应大致与香港的情况相若,两地的联络工作将会继续进行。
袁教授说:“虽然现时有多个治疗的理论,但是绝对没有一个治疗的方法是百分百成功的。”他表示,在香港的治疗方案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成功比率已令他感到骄傲;在一些其他的国家,死亡率高逾百分之十。
他说,大家现正努力研究方法去拯救百分之五对现时治疗方案未有产生反应的病患者。
杨医生指出,香港的治疗方案是透过实际经验反复得出的,由于时间紧迫,并未能等待临床的试验及双重实验的验证。医生及研究人员凭过往的经验和判断及以前学习所得来采取治疗的疗程。
他说:“我们十分倚赖我们的专家,他们做得很好。”
被问及香港当局会否打算禁止到内地旅游一事,杨医生说,市民都是很明智的,我们并没有任何原因要采取这项禁制措施。
他说:“对一般市民来说,旅游的风险着实是很低的。香港的一千三百多个个案中,百分之七十都是来自威尔斯亲王医院及淘大花园的群组。”
完
二○○三年四月十九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