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
采取积极持续措施预防登革热
鉴于登革热在全球有蔓延趋势及本港出现零星输入个案,防蚊患督导委员会(委员会)今日(五月十四日)通过采取积极持续措施,以遏止登革热在本港扩散。
委员会于去年十月成立,为本港控蚊工作订定策略和方向,由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常任秘书长尤曾家丽担任主席,成员来自多个有关的政策局及政府部门。
委员会发言人表示,在今早举行的会议上,委员就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及传病媒介的最新调查结果进行讨论,亦检讨了控蚊工作的策略及行动计划。
在传病媒介监控方面,发言人表示,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已实施加强登革热病媒监察计划,定期评估本港不同地区的蚊患情况。
根据食环署的最新调查结果,今年首季的诱蚊产卵器指数平均低于百分之一。四月份的指数上升至百分之十一点四,与过去三年季节性趋势相符,但远低于去年同期的百分之三十点二。二○○二年及二○○三年的诱蚊产卵器指数比较图示于附件。
委员会主席尤曾家丽表示:“数据显示在政府部门及各委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旱季的灭蚊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藉此我要感谢各社区领袖及专业团体的帮忙。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在六、七月蚊子滋生高期来临之前,采取持续的防蚊措施。”
与去年同期比较,四月大部份分区诱蚊产卵器指数维持在低水平。在三十八个监察地点中,只有八个地区(大埔、坚尼地城、东涌、葵涌、罗湖、长洲、黄大仙及马湾)的分区诱蚊产卵器指数于上月超越百分之二十,介乎在大埔录得的百分之二十一点七及马湾的百分之三十九点三。
食环署及其他部门已经在有白纹伊蚊滋生的区域,迅速地采取特别灭蚊行动。除了这些针对性的的灭蚊工作,督导委员会亦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全港性防治蚊患措施。
委员采取多项措施处理蚊患,包括检查目标地点以找出蚊虫滋生地、清理固体废物、填平凹凸不平地面、使用灭蚊剂或杀幼虫剂及设置蚊子诱捕器。
以下为来季主要的行动目标:
*地政总署将会在超过六百个已确认的卫生黑点进行除草及清理行动,清除二十个山边非法耕种黑点,以及修补超过一百二十个园艺地点;
*渔农自然护理署会在二十三个郊野公园内的单车径、烧烤及康乐地点加强巡查,并清理晨运人士活动地点的花盆、器皿及垃圾;
*民政事务总署会联同清洁香港地区委员会在十八区选定后巷、私家街道及其他卫生黑点,于每月最后一个星期进行巡察及灭蚊工作;
*房屋署会每周巡查辖下一百五十五个屋及六十多个地盘,清除蚊子滋生地点;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会每周在其管辖的场所,特别是公园、休憩处、游乐场、泳滩、游泳池及网球场,采取灭蚊措施;
*环境运输及工务局会为所有公共工程地盘,安排每周防蚊巡查,亦会定期巡查路旁渠口、斜坡及公路建设,清除蚊子滋生地点;
*教育统筹局(教统局)会鼓励学校设立专责纠察队,在校舍内进行防蚊巡查,并举报在校舍附近一带的蚊子滋生源头,以便其他部门进行灭蚊工作;及
*食环署会继续每周巡查各建筑地盘,并按照诱蚊产卵器指数加强公众地方(未有其他部门跟进的)灭蚊措施。
在公众参与方面,卫生署代表在会上向督导委员会汇报有关登革热公众意识的全港性电话调查结果,该调查访问了三千多人。
发言人说:“督导委员会得悉公众普遍都了解登革热的威胁以及政府推行的灭蚊运动,不过,委员会成员认为有需要在三方面调整策略或巩固有关工作。”
需要调整策略及加强工作的地方如下:
*由于公众对登革热的认知已有所提升,我们需进一步向他们灌输防蚊技能,并安排实地参与计划,使各界人士能采取实际行动防治蚊患。
*我们应更积极把有关资讯传达给某些人士(包括公共屋居民、失业及退休人士),增强他们防范登革热的意识。
*我们需加强公众对蚊子滋生可招致的惩罚的认知,任何人士容许蚊子在其处所内滋生,最高可被判罚款二万五千元。
发言人表示民政事务总署将会透过在地区层面的推广活动,吸引更多市民亲身参与防蚊患行动;教统局会与学校跟进,安排更多关于防范蚊子滋生的实习;而本年至今食环署已就蚊子滋生作出约60次检控。
发言人续说:“我们将会加强宣传有关遏止蚊子滋生的法例条文、食环署的执法行动以及法庭对这类案件的裁决。”
“政府不能独力对抗登革热,只有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政府的控制措施才可达致最佳效果。”
“由于媒体宣传有助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警觉性,并能提醒他们采取所需的预防措施,当局会拨出更多时间播放有关登革热的电视宣传片及电台宣传声带。”
由于国际专家认为雨后是蚊子大量繁殖的黄金期,发言人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在豪雨过后合力清理户外蚊虫滋生地点。
完
二○○三年五月十四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