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谈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
以下为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医生今日(六月十三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主持“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临床诊治工作坊”后会见新闻界的答问全文: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大家都知道,今早我们和世界卫生组织合办这个工作坊,讨论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的临床经验。今早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疾病临床表征及进展,下午会讨论不同的治疗方法,明日会讨论在医院感染的风险及如何去预防的措施,讨论是分三个部分。完成这三个部分的讨论,工作坊会集中研究如何去汲取国际不同地方的经验,并建议日后如何再进一步把治疗做好,所以这是我们整个检讨的一部分。
再谈今早的讨论,有不同地方如香港、大陆、加拿大、新加坡、越南、美国也有就疾病表征及临床进展分享经验。在香港,我们特别听取一名老人科专家的讨论,在香港有百分之二十五的长者是没有发烧的,还分析有十八位长者有SARS病毒但没有发烧,但大部分有病征而入院。有些是因身体不适而跌倒,跌倒后因骨折而入院但没有发烧;有些是有少许(精神)混乱,家人见他精神不太好,由于他们的征象并不是很特别的,因而有困难去判断是否SARS个案。专家就在讨论这些问题。
另外是研究SARS的个案的死亡率,看看有什么因素会导致死亡率高。大家都知道,香港的经验是分析了一千多个SARS病人,最重要的因素是年纪大;另外有些资料显示如果有其他疾病,也会有很高的风险;第三是男性如果感染SARS,相对女性的死亡率也比较高。所以,今早的讨论是集中在表征及进展。
记者:昨日有立法会议员表示,广东省于二月已经向所有医疗单位发出一个有关SARS的防控指引,香港卫生署曾表示曾向内地索取资料,但未能拿到。大家的通报机制是否出现问题?还是本港卫生当局在处理这个问题未尽全力?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我想大家都知道,香港卫生署一直与北京及广东卫生部都有联络,有直接接触的就是北京卫生部。我们是先收到北京的通知,我们有与北京交流,根据内地给予我们的资料做准备工作。
记者:今次有世卫专家来港,你会否在会议前与他们谈谈香港从受影响地区中除名的问题?海曼医生来港后,会否得到进一步的共识?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我们有开始讨论,关于香港从受影响地区中除名的条件,大致上与前几天所讲的差不多,但要待海曼医生抵港后,再向他澄清几点。我们现时还未符合二十日没有SARS个案的条件。第一个定义是何时病发,第二是何时呈报个案,第三是何时入院。相信世界卫生组织都不是注重何时呈报个案,最重要的是何时发病及何时入院,我们还要跟他澄清这点。
记者:可否谈谈会否与内地的教授讨论及沟通预防冬季再爆发的措施?以及会否在这个过程都了解一下传染病医院在外国的经验?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我们都会与内地讨论,现时我们也有机制,我们在这一个月已加强了与内地的机制,特别是与广东省的。现时我们每日也有跟他们就一些资料及个案有接触,所以现时已有机制,现时是研究日后如何再作调整及再加强。至于日后我们会否再有SARS的爆发呢?当然我们一定要做些准备功夫。今日这个工作坊的讨论对我们也有帮助,所以我们如何汲取经验呢?就是要一直不断检讨,自己在检讨香港的经验,以及与世界各地,包括内地机构,大家如何去多作了解,如何可以处理得更好,让我们的预防功夫做得更加好。
有关我们预防感染的措施,大家知道在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已经有一个工作小组在研究这件事的,我的常任秘书长正与有关的政府部门、跨部门小组、以及医管局,看看最好的安排是怎样的。当然,有很多人说应该有一间传染病医院去治疗,但国际各地现时都很少兴建一间单独的传染病医院,当然我们不会排除这个,然而我们最重要的是看看香港短期怎样去改善我们的措施,做好我们的准备功夫去预防将来再有一个爆发,所以我们现在研究短线和长线的可行性以改善我们的设施。有一些短线的设施正在进行当中,有些短线措施已开始实施,医管局正改善通风系统,或改善一些比较简单并使用中的设施,还要再加强部分设施,我们已跟医管局落实,在这三个月内尽快有新设施可以预防病人或医护人员感染SARS或其他病毒。长远来说,我们要避免感染任何传染病,香港的设施应该如何加强,或者有需要兴建几所医院,或者完全不需要兴建医院?有些医院的设施可以改善,或者每间医院可以再加强其隔离措施,可行性有很多,我们的工作小组正进行研究,目标是避免日后在医院内出现传染病感染他人。
记者:医管局会在三个月内落实措施?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短期措施当然要尽快决定,长期措施都希望能在这三个月内做个决定。除了在这些场合可以讨论,也可以在董先生(行政长官)委任的专家委员会都会总结经验,向委员会成员请教他们所来自地方的经验,传染病医院的角色是怎样,现时有很多医疗新科技,很多病人不单只有一种病,有可能有其他疾病,在这环境下,应如何设计传染病的设施,专家委员会将会讨论这个问题。
完
二○○三年六月十三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