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
提高警觉 防疫抗炎:全面策略防御沙士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医生今日(九月二十二日)表示,政府已制定了一套全面策略,确保有迅速及明确统筹的应变机制,应付由沙士(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引发的任何紧急情况。
杨医生在记者会上公布有关方案时表示,抗炎措施纲目涵盖政府所采取的三管齐下策略,包括(一)实施全面细致及全民的措施,(二)防范疫症重临;保持精密迅速的系统,监察疾病;及(三)采取果断有效的应变行动,实施紧急应变机制对抗疾病。
杨医生重点介绍纲目的内容时表示,应变机制有助清楚订明决策的指挥架构、各有关方面的明确分工和职责、各类行动人员的从属关系,以及作出回应的时间。
他表示,应变机制包涵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政府所作的三个级别的回应:
*戒备级别:(甲)本地以外地方的化验结果证实有沙士个案,或(乙)本地已发出沙士警示(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则启动此级别的应变计划。
*第一级:当本地有一宗或以上化验结果证实沙士的个别个案,则启动此级别的应变计划。
*第二级:当有迹象显示综合症在本地蔓延,则启动此级别的应变计划。
戒备级别方面,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卫生署及医院管理局(医管局)为主要采取行动及监察进展的部门。
在第一及第二级疫情下,会设立督导委员会指挥政府的紧急应变工作。
第一级疫情是指出现零星沙士个案,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将担任督导委员会主席,制订整体疾病控制策略,并决定应采取何种措施以预防疾病蔓延。
督导委员会并协调卫生署、医管局及各间大学的抗疫工作,就整体通讯策略发出指示。
第二级疫情是指有迹象显示沙士在本港蔓延,行政长官将担任督导委员会主席,指挥政府的紧急应变工作。
督导委员会制订整体疾病控制策略,并作出对社会有广泛影响的决定。督导委员会亦会指令如何调配资源,并在必要时推动紧急修订法案,以及决定应采取何种措施以尽量减轻危机对香港的社会和经济造成的影响。
杨医生表示,应变计划订明主要部门-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卫生署及医院管理局在三个戒备级别所采取的行动。
他说:“我们会参考本地和海外经验,并随着对沙士认识的加深,在有需要时再进一步完善应变计划。”
医管局设有内部警示系统,以便及早侦察及应付包括沙士以内的传染病爆发。属戒备级别(本地以外的个案)的情况在医管局的系统内等同于黄色警示,而在本计划内属戒备级别(本地沙士戒备),第一级及第二级疫情的情况则等同医管局的红色警示。
除了应变计划外,杨医生表示,保持监察本地及全球沙士个案在整体对抗疾病策略中是必要的。
监察本地情况方面,沙士已被确定为须按法例通报的疾病,因此,所有执业医生均须呈报其诊断为沙士的个案及怀疑个案。
当局会密切监察两个较高风险的组别-院舍长者及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并会采取适当的防感染措施。
这两个组别的人士将于十月/十一月获安排接受流感疫苗注射,减低出现流感征状,以免误诊断为怀疑沙士个案。
至于与邻近地区的合作,杨医生表示,香港已经与广东及澳门的卫生当局加强传染病通报机制。
他说:“三地将加强各类资讯的流通,包括防感染控制、通报、数据分析、治疗方法及研究。”
“我们将会继续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家的卫生当局保持密切联系及分享资料,为全球监察网络作出贡献。”
预防措施方面,杨医生表示,有关的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专业医护人员、社区组织及其他有关机构会由现在开始直至冬季落实预防措施。
他表示,政府除了加强本身的预防措施外,他们亦会劝喻业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及保持警觉。
他说:“我们会监察社会整体的防范工作,以确保全方位的高度戒备。”
杨医生表示现正手设立类似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的组织,以加强公共卫生系统的监察及紧急应变能力。
他指出,今年较早时沙士爆发已大大提高政府应付传染病的准备能力。
他说:“虽然沙士为我们的社会带来重大的损失,我们所做的和汲取的能让大家作好准备,以应付再次出现的沙士个案,或者专家认为一天会出现的其他新传染病。”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较早时指出‘我们必须假设沙士会重临而作好准备’,社会各界必须携手参与沙士的战役。每个界别每位人士必须提高警觉,防疫抗炎,才能取胜。”
杨医生谓政府已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专家委员会成员的初步观察,并将他们的部分意见列入这套措施内。
他相信专家最后提交的建议,一定有助政府完善准备系统,应付未来的爆发。
一同出席记者会公布各界抗炎措施纲目包括:卫生署署长林秉恩医生、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何兆炜医生、民政事务总署署长陈甘美华及教育统筹局副秘书长郑恩赐。
各个政策局及部门,以及不同界别已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准备能力对抗沙士,包括公共及私立医疗界别、学校、长者及残疾人士的院舍、社区的长者、福利服务单位、公共屋、私人物业管理、工作场所、公共交通、航空界、旅游业及酒店、食肆及公共街市、环境卫生、管制野生动物,以及公众教育(详细资料请参考抗炎措施纲目)。
完
二○○三年九月二十二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