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
积极实践社会资本
现任亚洲开发银行区域及持续发展部纾贫及社会发展科总监布拉姆.普加西哲博士表示,一个社群表现优秀或平庸,分别可能在于缺乏社会资本。
普加西哲博士今日(十月九日)在社区投资共享基金首年分享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当一个社区(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整个亚洲区)正经历社会和经济转型,具备社会资本尤为重要。他补充,一些社会能在转型过程中变得更强更团结,而另一些社会则会在压力下渐渐失去活力。
超过三百名来自社区不同界别的人士参与这个为期一天的分享论坛。
普加西哲博士指出,遇上逆境的时候,社会资本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经济衰退时,社会出现多方面的重整,市民可能经历在社会地位有大幅度的转移。为这类人士提供安全网十分重要,以免他们陷入困境,并保障他们的长远福利例如医疗及教育。”
“这样有助保持社会的复原能力,鼓励社会人士在环境转变时重新振作。现时全球化的环境变化无常,加强相互的沟通和支援十分重要。”
普加西哲博士表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远见,设立三亿元社区投资共享基金,推动香港社群发展社会资本。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医生在致欢迎辞时表示,社区投资共享基金成立之时,本港正受内外因素影响下,在社会和经济上经历重大转变,当时,行政长官非常关注期间的转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杨医生说:“在转型期间,政府采取三管齐下的策略:促进经济增长;加强服务照顾市民各方面的需要;同心合力推动社会发展,使生机再现。社区投资共享基金的设立,正是当局对社区的其中一项投资。”
“社区投资共享基金有别于其他基金,它有明确的目标,就是促进市民守望互助、和衷共济、推动社区参与和支援跨界别的活动项目。目的在于加强社区参与、鼓励互助及彼此扶持,从而加强社区网络对个人的支援,促进社会团结。”
社区投资共享基金委员会从首两批四百多个申请计划中,选取了二十九项计划拨款资助。在今日的论坛上,十一个获资助计划机构分享对社会资本的体会及推行计划的经验。
社区投资共享基金委员会主席邬维庸医生表示,首批计划成效令人鼓舞,这些计划已令社区起了变化。
在这些计划当中,南区“爱心”计划在二十多个地区小型商户支持下于南区八个屋推行,显示地区商户在社区发展中担当重要角色。
另一个计划是由四十多名中年妇女参加的“陪月”计划,她们成功找到工作,并建立信心在社区组织合作社,提供支援服务予年轻母亲,同心解决区内的产后抑郁问题。
邬医生:“这是一个成功增强能力的个案。”
协助新来港定居人士融入社会的方法,把他们由享用服务者,改为让他们成为助人者,透过献出他们的才能,与区内其他家庭一起当义工,在天水围建立邻舍支援网络。
邬医生指他们的协作正是实践社区凝聚力的例子。
邬医生表示这些计划中不乏成功克服逆境的例子,如“过来人”露宿者与其他义工携手帮助其他露宿者;其次,新界北区的现代师徒配对,着重生活技能多于工作技能;同时,三类边缘社群(精神病康复者、长者和青少年)共同建立支援网络,显示他们可以自助互助,帮助他人,甚至贡献社区。
除了普加西哲博士外,三位内地及国际专家亦于论坛上从宏观的角度分享他们在社会资本发展上的经验和卓见。
* 赵黎青教授来自北京研究中心,专门研究中国大陆非营利机构的发展,他探讨中国内地自经济开放以来,非营利机构的出现戏剧性的复兴。
* 龚丽嘉女士来自欧洲基金中心,分享有关社区慈善机构如何影响欧洲的社会发展,其中很多国家(已发展或发展中)已经历重要转变。
* 刑玉泉女士是新加坡社会发展及体育部社区与社会服务发展处处长,她谈及新加坡最近的经验,透过伙伴关系建立社区,新加坡正面对不同转变。
首年分享论坛由卫生福利及食物局举办,让获资助计划机构分享对社会资本的体会及在地区推行计划的经验。
社区投资共享基金现正接受第三批申请,截止日期为今年十一月十五日。查询请电二一八九 二七四四社区投资共享基金秘书处,有关资料可浏览基金网页(http://www.hwfb.gov.hk/ciif/index.htm)。
完
二○○三年十月九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