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
跨部门合力预防沙士重临
政府今日(一月八日)特别召开跨部门小组会议,同意加强各界别的合作,以减低“沙士”(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可能重临香港的威胁。
会议由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医生主持,席上各部门代表关注自暑假至今已发生了三宗“沙士”确诊病例 ── 新加坡及台湾各发生了一宗源自实验室的个案;而广东较早前亦发生了一宗感染来源不明的个案。
杨医生呼吁社会各界同心合力,防范“沙士”重临香港。他说:“最近在广东再发现的‘沙士’确诊及疑似病例,提醒了大家‘沙士’对我们社会的潜在威胁。”
他说:“各界别须全方位合力保障公众免受‘沙士’感染。”
“政府、医护界及社会正做好所有准备工作,确保能早发现个案,以便迅速追查曾与患者接触的人士,避免社区出现爆发。”
卫生署、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社会福利署(社署)、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政府新闻处(新闻处)、教育统筹局(教统局)、民政事务总署(民政署)、旅游事务署及医院管理局(医管局)的高层官员代表出席会议。
杨医生在会议结束后强调,随卫生部及世界卫生组织(世卫)最近决定将广东疑似病例提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医管局及卫生署已迅速加强防范措施,预防“沙士”再次重临香港。
他说:“新监察制度已于一月六日起实行,以监察有肺炎征状、并于发病前十日有前往广东省旅游纪录的病人。”
“截至昨日,医管局、私家医院及诊所共接获三十九宗肺炎个案,当中并没有个案对‘沙士’冠状病毒测试呈阳性反应。”
杨医生指出,公营医院及诊所已同时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当中包括:
* 所有医护人员及访客在医院范围内必须佩戴手术口罩。
* 所有到医院急症室和门诊诊所求诊的病人必须接受体温量度。
* 负责诊治有发烧或呼吸道病征病人的医护人员须穿上标准的个人保护装备。
* 有发烧的病人会被安排到急症室和门诊诊所的指定范围内候诊。
* 扩大化验所监测,替社区感染肺炎的病人抽取样本化验。
医管局亦向私家医院及诊所提供预防措施资讯,方便参考。
为有效预防疾病,以人口为本及跨界别合作的做法尤为重要。会议同意扩阔战,除了卫生署/医管局外,动员更多政府部门/机构及社会不同界别参与预防疾病工作。
杨医生表示,渔护署将继续监察“沙士”冠状病毒出现在本地野生动物的情况。
监察计划与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合作进行,直至现时为止,抽取了十只果子狸、四十二只各类陆上栖息的细小哺乳类动物、三十六只蝙蝠、三十六只猴子及三十一条蛇的样本化验,结果均呈阴性。
他说:“鉴于世卫曾警告野生动物可能是‘沙士’冠状病毒的病原体,这些测试特别有用,亦对全球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确认哪种动物带有病毒,并将病毒传播给人类。”
“在获悉广东的确诊‘沙士’病例后,学校及福利机构已加强预防措施。”
“教统局及社署会密切监察属下机构严格遵从有关预防指引及应变计划。”
杨医生表示,食环署加紧执行由全城清洁策划小组提议的长期措施。
他说:“有关对付乱抛垃圾行为的法例会继续以绝不容忍的态度执行。对于食物业不合卫生的行为,食环署亦会一样严紧执行有关法例。”
此外,食环署会向所有食肆发出提示,提醒它们香港已禁止入口狸猫及狸猫肉。
除了每年的灭鼠运动,食环署今年亦会特别针对货柜处理区进行灭鼠运动。
卫生工作外,民政署会争取地区团体例如分区委员会、乡事委员会、业主立案法团及互助委员会的支持,在地区层面推动个人、家居及社区卫生。
新闻处会透过不同渠道加强宣传,包括电视台/电台播放的政府宣传信息及海报和单张,提醒公众提高防疫抗炎的警觉性,以及有关当局采取的措施,现时正制作全新的宣传资料。
会议欢迎旅游事务署、旅游业界和旅游相关行业人士最近为防御“沙士”入侵香港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当中包括:
*香港旅游业议会提醒会员旅行社,提高警觉,防范游客感染“沙士”。
*香港注册导游协会提醒领队应熟悉卫生署印制的“沙士”单张资讯,提醒游客须遵从公众卫生及洁净的规例。
*酒店业已加强改善卫生措施,并在酒店范围内加强清洁公众走廊及公用地方的次数,同时亦加强监察员工的健康状况,亦加强有关工作程序的管理控制。
*约有二百名旅游发展助理派驻主要的出入境管制站协助游客填写健康申报表,检查已填妥的表格,引领游客至正确位置进行体温测试,以及派发个人卫生的资讯单张。
杨医生指由于香港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过境人流亦日趋频繁,因此所有措施均起防御传入、早发现和早治疗的作用。
杨医生在总结会议时说:“我们需要密切注视世卫及其他海外卫生机构现正进行的调查,我们亦需因应最新情况及调查发现所得的结果,不时检讨防御措施。”
“跨部门小组会议将会密切跟进有关发展,在需要时再次举行会议,商讨进一步措施。”
完
二○○四年一月八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