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
社区投资共享基金接受第四期申请
社区投资共享基金(以下简称基金)于明日(二月一日)开始接受第四期申请,截止日期为四月十五日,欢迎有兴趣的机构递交申请书。
基金总额三亿元,自二○○一年十月在施政报告中公布,于二○○二年四月成立,并于同年八月开始接受申请,至今已完成共三期申请,共收到四百六十多份计划书,涉及申请金额超过六亿。在首两期申请中,获选的计划共三十一项,涉及资助额共2,310万元。在第三期申请中,初步筛选了十三项计划,涉及资助额1,100万元。其余有部分计划在整体设计及财政预算方面作进一步修改后如能符合基金的要求,三期申请合共拨款将超过3,400万元。
顾名思义,基本支持的对象是社区,鼓励由下而上的社区自发方案;基金本身是一项种子基金,拨款背后的理念属一种社会投资,鼓励申请机构在制定计划之初,便需顾及到投资在那个群体、所期望达致的效果、如何发挥该区及目标群体的互助效能、如何能够长远地持续发展及自行运作;并通过合作互助等不同方式,最终达致社会融合及互动发展的效果。
基金秘书处发言人说:“基金成立的目的并非为增加、补贴或取替目前的社福服务,而是要移风易俗,通过积极发挥个人和社区的潜能建立及累积更庞大的社会资本。”
“基金的目标是联系不同背景的社群共同合作、互补长短,推动社区参与,提倡关怀互爱,守望相助,并通过加强社区网络促进社会融合。”
获选计划所推行的地点几近遍布全港各区。而获拨款与否,申请机构的规模并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更重的是申请机构与所属地区所建立的关系、网络有多阔多强、跟跨界别合作的深度和阔度,以及发动地区资源及合作的能力。三期的申请中,成功获拨款的机构规模大小不等,类别包括非政府机构及社区组织,如宗教团体、医护组织、教育机构、妇女及居民组织等。
每项核准计划各有特色,但整体而言,可归纳为三大组别:第一类以地区为本,联系区内居民组织及商户,策动积极参与以建立共融社区,例子如南区“爱心”计划:特色在于计划由一间拥有专业服务经验的非政府机构及一间深入草根阶层的妇女组织合办,短短九个月,已初步获得区内超过二十个居民织及二十个商户的支持,并成立了一支由不同年龄居民组成的义工队。又例如在屯门区其中一个最大型的中转屋“宝田邻舍动力-社区关怀网络计划”:计划成功推动区内大部份教会、服务机构和屋管理公司,群策群力,将原本关系疏离的居民联系起来,合力推行计划。
第二类的计划重协助提升边缘社群或身处逆境的社群能力。例子包括以露宿者为计划骨干的“助人自助成长计划”,通过露宿者的自助互助,前露宿者成功脱离无助或边缘的境况成为义工,部分更成为义工队长,跟其他“一般”义工合作协助其他露宿者。
最后一类的计划透过一个较有新意的运作模式,以新的介入点和方式,联系起各独特的群体,包括将不同社会阶层和背景的组别联系起来,发挥互助共融的效能。例子如天水围的“你我一家亲,生活乐缤纷邻舍计划”:推动新来港定居人士参与,由“受”的角色转变为“施”的角色,担当成为该区的义工,或成为社区课程和兴趣班的导师。又例如“想创空间计划”乃一个新界北的导师计划摒弃正规教育或职业训练方式,为双失青年与个别志愿导师配对成摩登师徒,珍贵之处不只于技能方面的传授,更在于导师的人生经验及做人处事的态度。
发言人说:“事实上无论计划属于那一类,彼此均存在共通点:就是提升参与者的能力,由他们“当家作主”,接受服务的同时,亦有能力成为施予者,跟地区内其他群体合作建设社会资本。”
为了令公众更好掌握基金的理念及了解申请须知,基金秘书处已安排七场简介会,分别于二月及三月于全港多个地点举行,详情如下。有兴趣报名出席申请简介会者,请联络基金秘书处方家宝先生(电话:2973 8241)。
2004年02月16日 (星期一)
下午2:30-下午5:00
沙田源禾路1号沙田大会堂演讲室II
2004年02月23日 (星期一)
下午2:30-下午5:00
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号香港文化中心二号活动室
2004年02月24日 (星期二)
[设有广东话及英语即时传译]
下午2:30-下午5:00
中环下亚厘毕道中区政府合署中座新翼一楼政府总部会议厅
2004年02月26日 (星期四)
下午2:30-下午5:00
葵涌兴宁路12号葵青剧院演讲室
2004年03月01日(星期一)
上午10:30-下午1:00
将军澳景林第4期景林邻里社区中心礼堂
2004年03月03日(星期三)
下午2:00-下午4:30
元朗体育路9号元朗剧院演讲室
2004年03月12日(星期五)
下午3:00-下午5:30
大埔安邦路12号大埔文娱中心演奏厅
有关基金申请事宜,请浏览基金网址: <http://www.hwfb.gov.hk/ciif/index.htm>; 或联络基金秘书处计划管理主任伍甄凤毛女士(电话:2973 8132)。
完
二○○四年一月三十一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