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
专家认为香港预防禽流感措施成功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医生今日(二月二十一日)就禽流感问题与本地专家举行会议,目的在寻求专家意见,讨论香港如何能进一步增强控制及预防措施,继续免受禽流感的威胁。
出席会议的六位专家包括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裴伟士教授和助理教授潘烈文;香港大学理学院院长梁志清博士、香港大学理学院植物学系马正勇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谈兆麟教授及世界家禽学会香港分会黄振球。
专家一致认同,由于实施一套严密而有效的禽流感监控计划,香港仍没有爆发禽流感,有别于区内其他地方。
由于监控计划发挥效用,香港的家禽(本地农场约有二百五十万只)没有爆发禽流感,但不少邻近国家及地区都受这种高致性病毒侵袭。
杨医生在会后说:“最近区内的爆发显示禽流感已成为风土病,很有可能在明年或以后重临。”
“为保障香港的公共卫生,我们要尽力减低香港出现禽流感的风险,亦要为我们的农场和市民尽力达至零感染的目标。”
“过往经验所得,我们面对病毒可能入侵的防线既长又脆弱,专家今日提出具建设性的意见及提议,为我们改善监控系统提供最有价值的参考。”
会议亦讨论有关禽流感风险管理的一些主要原则,包括:
* 进一步加强生物安全措施,确保H5病毒不会在农场传播;
* 尽可能减少公众在风险高的地方,例如批发和零售市场及其他零售点,接触活禽鸟的机会;
* 恢复从内地获批准的农场输入冰鲜和急冻禽肉,考虑包括:与活禽鸟比较,人类从受污染肉类感染病毒的风险较低;但须进一步完善入口管制及密切留意内地爆发的情况;以及
* 入口受精鸡蛋及发展本地孵化场,解决没有入口鸡苗的问题。
专家同意上述原则的方向正确,与会者亦了解把这些原则付诸行动,本地家禽业及市民将受影响。
杨医生在回应时表示,政府在推行各项措施时会考虑本地情况及其他有关问题。
他说:“拟定细节后,我们一定会谘询业界和市民。”
渔农自然护理署署长及食物环境卫生署署长亦有出席会议。
完
二○○四年二月二十一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