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给香港的信”全文
以下为今日(六月二十七日)在香港电台第三台播出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医生“给香港的信”的全文(中文译本):
去年,我们经过十五个星期的苦战,最终降伏了“沙士”(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疫症。事情已过去一年,可是,每当我想起那些因为“沙士”而痛失至亲的家庭时,仍然感到内心悲痛。对于他们,还有那些仍在康复中的“沙士”病人来说,过去一年必定是最难受的。
“沙士”是一场令大家心力交瘁的经历。这个致命的疫症来势汹汹,使社会陷入恐慌。我希望,我们都永远不会再遭受这样的折磨。
疫症爆发时的情境,至今历历在目,仿如昨日。那时,即使是最经验丰富的临医生,也无法凭过往的训练和经验应付眼前的考验。他们紧张的表情,焦虑的眼神,仍然清晰的印在我脑海中。多年来的医学训练,使我们懂得珍惜每个生命,务求为拯救生命竭尽所能。所以,当我们面对着“沙士”个案不断急升,几十位医护人员相继不支病倒时,我们的焦虑和忧伤,是大家不难想像的。可是我知道,我同每个医生一样,当面对神秘而致命的敌人时,一定要保持镇定,奋力抵抗。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伟大的医学老师威廉·奥斯勒爵士(Sir William Osler)的隽语提醒了我,就是医生每临重要关头,务必保持冷静,因为病人或人类的恐惧和慌张,往往比疾病本身还可怕。
当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大家一无所知的疾病。形势每小时都在变化,对“沙士”的认知每天都不同。疾病性质不明,扩散规模迅猛,都要求我们的公共医护系统作出香港近代史上前所未见的应变。虽然担当预防及控制传染病基本角色的是卫生署,但随疫症急速发展,我的医学训练、背景知识及对医护系统的了解,使我也可以在行动层面参与控制疫症的工作。
作为医生,我对医院管理局、私营医疗界别及卫生署医护人员所面对的巨大压力深有体会,知道他们要在最困难及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工作。我通过与前线及管理层医护人员的直接接触,不但见证了他们的专业精神、无私奉献和无比辛劳,并且从心底里受到感动。他们在庞大的工作量及压力下,不得不经常超时工作,以致身心俱疲。很多医护人员看着同事病倒,继而呼吸困难,出现致命症状,接着,他们还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照顾病倒的同事。这样令人心力交瘁的经历,实非常人可以负荷。不少医护人员甚至自愿到“沙士”病房工作,而管理阶层尽管不易作出决定,但绝不推卸责任。
对抗“沙士”,有很多战线,每个人都为控制疫情尽过力。例如,我在探访威尔斯亲王医院及玛嘉烈医院时,亲眼看到每个人──由支援人员到专业人员,从前线人员到管理人员──齐心合力控制疫情,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专业精神,上下一致。我清楚记得在探访玛嘉烈医院时,一位保安员以坚定的语气对我说,他会坚守岗位,保护一直在照顾“沙士”病人的医生和护士。另一位健康服务助理亦向我保证她会尽心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他们的诚意及尽忠职守的工作态度,令我深为感动。事实上,除了临人员外,其他医护人员,包括经理、照料员、清洁人员及保安员,都是抗疫的无名英雄。他们表现出最崇高的专业精神,尽管处境困难,自己的健康受到巨大威胁,都以一颗奉献和热诚之心履行职务。
“沙士”疫症期间,医护人员和他们的家庭也作出了牺牲。医护人员不但担心自己的安危,还害怕有可能把病毒带回家中,传染给至爱的家人。他们虽然恐惧,但没有离开岗位,即使面对威胁,仍然以病人的利益为先,竭力工作。他们眼看同事染上“沙士”病倒了,仍冒生命危险尽力为“沙士”病人服务。他们的坚毅,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实在是我们的典范。
我为所有医护人员,包括前线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支援人员和专业人员,面对挑战时的表现感到无比骄傲。他们的不屈不挠和无私奉献,向大家展示了专业精神和爱心的真正意义。我们仍在蒙受着恩惠。虽然大部分医护人员没有想过会在工作中遭逢不测,但很可惜,还是有医护人员为着拯救他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就是因为工作中的每一个人的英勇努力,我们才能最终战胜了“沙士”。
我要向所有医护人员致敬,是他们,令香港变得更安全。为纪念他们的贡献,我们打算在玛嘉烈医院的新传染病医疗中心表彰在抗疫中捐躯的医护人员和所有在抗疫中作出贡献的医护人员,在中心内的当眼位置设纪念牌匾,表扬他们的抗疫精神。
香港从对抗“沙士”中汲取了不少经验。通过具体落实“沙士”专家委员会的建议,我们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及提高系统的应变能力,进度显著。今年邻近地区相继受到“沙士”及禽流感侵袭时,香港始终没有受到感染,这并不是侥幸的。但是我们不应就此满足,要继续保持警觉,前面还有种种挑战。踏入夏季,我们要提防和抵御经食物传播的疾病,如EV 71型肠病毒,还要提防和抵御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如登革热及日本脑炎。
我诚心希望香港社会能把从“沙士”中得到的知识和经验汇聚起来,继续迈步向前。这不但对香港,而且对全世界都有好处。在当今全球化和航空交通迅速发展的年代,我们的卫生系统是对抗新传染病爆发的重要防线。
完
二○○四年六月二十七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