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演辭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第十一屆內地、香港、澳門衞生行政高層聯席會議開幕禮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今日(九月十七日)上午在澳門出席第十一屆內地、香港、澳門衞生行政高層聯席會議開幕禮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黃部長(衞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張司長(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各位澳門、內地和香港代表團的同事:
早上好,我很高興出席第十一屆衞生行政高層聯席會議。謹代表香港特區政府,衷心感謝澳門特區籌辦今年的會議。
這是我在七月就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以來,首次參與會議,很高興有此平台與三地代表就各項議題交流經驗和增進了解。我知道聯席會議一向是三地政府就公共衞生議題交換意見的重要場合,過去就不少議題都進行過討論和分享經驗。這次會議的議題也相當多元化,包括社會老齡化、防控新型流感、衞生信息化和CEPA進行討論。
各位同事進行詳細討論之前,我想在此簡述一下香港的情況和經驗。
三地均面對人口老齡化問題,這既可視作社會成就,但也對社會帶來挑戰。香港衞生署轄下設有長者基層健康服務,全港18區每區各設有一間長者健康中心,為年滿65歲的人士提供綜合基層健康護理服務,包括健康評估、身體檢查和治療。
除此之外,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社區服務機構以及私營醫療機構,也有提供相關服務。由非政府機構提供的非牟利健康護理服務也廣受香港長者歡迎。
不過,隨着人口老化,長者基層健康服務的需求肯定只會有增無減。透過公營機構為全港長者提供獲大幅資助的基層健康護理服務並不是最符合成本效益和可持續的做法。因此,公營系統需要同時加強預防疾病、公眾教育和促進健康的工作,並與非政府機構持續加強合作。
香港經歷過一九九七年禽流感爆發,自此採取嚴謹有效的禽流感防控措施,涵蓋活家禽供應鏈、醫院和社會各個層面。香港特區政府今年較早前曾分析各項科學數據,結果顯示本地禽流感風險保持在穩定的低水平。
儘管如此,禽流感的威脅依然存在。政府、業界及市民大眾都不能鬆懈,並時刻檢討我們的應變措施。例如,我們剛修訂了《流感大流行應變計劃》,主要是考慮到歷來實踐的經驗,以及世界衞生組織現行的指引。稍後的簡報將會向大家分享香港最新的發展。
隨着科技進步,醫療和病歷紀錄也要與時並進。香港醫管局在一九九五年起開發臨床管理系統,至今已存有超過900萬個病人在公營醫療系統的病歷記錄。特區政府正計劃再往前走,利用醫管局的經驗和專長,協助我們在二○○九年開展範圍包括公私營界別的電子健康記錄互通系統。這個系統第一階段預計在二○一四年年底啟用,將會是香港醫療系統的一個重要基礎設施,讓公私營界別獲授權的醫療服務提供者,可以取覽和互通參與病人的健康資料。不同的醫療服務提供者可透過適時互通資料,以更有效和連貫的方式,協同提供以病人為本的醫療服務。
我們在開發系統時會採用適切的科技,並制定專門法例,保障病人資料的私隱。我們會於稍後就系統的發展,再作詳細介紹。
內地與香港除了在政府層面發展緊密的合作關係之外,私營醫療服務市場近年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兩地政府自二○○三年起,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多份補充協議,又推行了「廣東省先行先試」的開放措施,大大促進了兩地在醫療衞生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根據至今簽訂協議,香港服務提供者可在內地多個指定省市設置獨資門診部、醫院、療養院,以及享有投資優惠政策在全國各地設置合資、合作醫療機構。此外,香港法定醫護專業人員亦可透過CEPA,按不同途徑獲取內地專業資格,包括考試、認定或短期執業方式。我們也不時邀請到中央政府和省級政府的衞生部門代表來港,向醫療服務業界介紹最新發展。我們希望香港的醫療服務業界可以透過CEPA,把握機遇到內地投資,滿足內地居民的醫療需要,同時可協助提升當地的醫療水平。
以上是我對四項議題的簡單概述。我相信三地專家接下來將會好好利用今天會議的機會,就以上這些重要的議題深入討論,讓三地作進一步交流和邁向進步。
最後謹祝今天會議圓滿成功,三地繼續緊密合作,提升衞生防護的工作效益,攜手保障人民健康。謝謝各位。
完
2012年9月17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5時3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