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網誌

(前食物及衞生局)
< 返回

「未雨綢繆勝過臨渴掘井」(25/11/2018)

最近,我與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劉澤星教授(前排右一)、香港醫務委員會主席劉允怡教授(前排左二)和香港醫學會會長何仲平醫生(後排右二)會面
最近,我與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劉澤星教授(前排右一)、香港醫務委員會主席劉允怡教授(前排左二)和香港醫學會會長何仲平醫生(後排右二)會面
我上任不久,即走訪醫管局七個聯網,與前線同事會面
我上任不久,即走訪醫管局七個聯網,與前線同事會面
5月在英國與來自香港的醫學生會面,鼓勵他們加入香港醫療團隊的大家庭
5月在英國與來自香港的醫學生會面,鼓勵他們加入香港醫療團隊的大家庭
5月到訪荃灣戴麟趾夫人普通科門診診所,向診所醫生了解市民對服務需求情況
5月到訪荃灣戴麟趾夫人普通科門診診所,向診所醫生了解市民對服務需求情況
6月親到北大嶼山醫院了解當區的醫療服務
6月親到北大嶼山醫院了解當區的醫療服務

我上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將近一年半,明白市民很關注多項醫療衞生的議題。當中,大家最關心、亦最擔心的必定是醫護人手問題。

的確,本港人口持續老化,醫療服務不斷擴展,市民對醫療的需求亦不斷上升。去年公布的《醫療人力規劃及專業發展報告》,已推算我們的醫療人手整體不足以應付社會所需。為此,我們必須為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醫療系統和配以充足的醫療人手,作出必要的轉變,當機立斷,未雨綢繆。

雖然政府採取多項措施舒緩對醫療服務需求不斷上升的壓力,例如推展公私營協作等,但始終增加醫護人手供應是至為重要。我們在醫療人力規劃方面,正推行以下的解決方案︰─

本地培訓醫療專業人員

香港現時有3所獲教資會資助的大學培訓醫護人員,是醫護人手培訓的基石。過去十年,政府經已大幅增加教資會資助的醫療培訓學額50%,由1,200個增至1,800個,但醫療人手仍然緊張。在未來三個學年,我們已決定就人手不足的醫療專業繼續增加培訓學額,包括60個醫科、60個護理、7個牙科、20個物理治療及5個視光學。

但要令醫療專業人員供應更加穩定,政府亦有政策透過「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資助修讀指定醫療專業自資訓練課程的學生,期望透過教資會資助及自資培訓學額,以「雙管齊下」的模式增加培訓本港的醫療新血。

公營界別的醫療人手

現時全港約八成的入院個案,都是由醫院管理局轄下的公營醫院處理,差不多所有緊急個案都由公營醫院急症室處理,而我們亦預期服務需求會持續上升。所以,無論醫療人員或市民,都十分關心醫院管理局的人手狀況。隨着本年度香港醫科畢業生的增加,我亦要求醫管局提交醫護人手的中長期規劃報告,正視人手短缺問題及提交有關的方法解決,以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給香港市民。

近年,醫院管理局已積極推行措施增加人手,當中包括挽留現有醫療人員、提高新聘用醫療人員的退休年齡、重聘合適的退休員工,以及以有限度註冊形式聘請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以短暫紓緩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今年三月通過的《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把有限度註冊醫生的註冊及續期有效期由不多於一年延長至不多於三年,此舉有助吸引到更多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紓緩公立醫院前線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

政府必定會提供充足及適切的資源予醫管局,確保有足夠人手以應付服務需求。

非本地培訓醫療專業人員

本地院校培訓的畢業生一向是本港醫療人手供應的基石,如果能輔以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療專業人員,成效必定相得益彰。我知道各個醫療專業的管理局和委員會已適度優化現行的安排,包括執業資格試舉行的次數、實習安排和有限度註冊安排等。

另一方面,政府亦積極加強在海外推廣和宣傳工作,進行針對性的招聘計劃,吸引非本地受訓的醫療專業人員來港執業。早前,我前往英國訪問,亦趁機與一眾在英國留學的香港醫學生交流,分享在香港發展的契機和挑戰,鼓勵他們加入香港醫療團隊的大家庭。

進行醫療專業人員人力規劃和推算工作

為繼續監察醫療專業人員的人手情況,我們會配合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三年規劃期,每三年進行一次醫療專業人員人力規劃和推算工作。我們會因應個別專業的發展,並考慮業界及各持分者的意見,密切監察人手情況。務求有充足的人手配合未來發展所需。新一輪的人力規劃和推算工作已經展開。

醫療人手供應充滿挑戰,既然我們今天已預見未來的重大需求,本屆政府必定會以積極的態度正視問題,考慮所有可行的方案,「未雨綢繆總勝過臨渴掘井」,讓香港的醫療系統得以健康持續發展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2018年11月25日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