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会问题
立法会三题:向癌症病人提供的服务
以下为今日(五月十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李国麟议员的提问和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周一岳的答覆:
问题:
卫生褔利及食物局局长在本年三月十四日的立法会会议上回覆本会议员的质询时表示,癌症一直是本港的头号杀手,二○○二年至二○○四年每年的癌症新增个案更超过二万宗,而肺癌、大肠癌、乳癌、肝癌及胃癌是本港最常见的五种癌症新增个案。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政府及医院管理局现时在社区医疗服务方面对癌症病人提供什么支援,会不会增加这方面的资源及为癌症病人提供更主动的社区支援服务(例如提供处理情绪困扰的方法);如果会,详情是什么;及
(二) 会不会考虑为65岁以上的长者免费提供针对上述常见癌症的身体检查,或向他们提供津贴,以便他们前往私营医疗机构接受该等检查;如果会,有关政策的详情及推行时间;如果不会,原因是什么?
答覆:
主席女士:
政府及医院管理局(医管局)致力为癌症病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包括断症、治疗、复康及宁养服务等。
(一) 现时,医管局辖下有六个癌症中心和十个提供宁养或纾缓服务的部门(见附件),为癌症病人提供全面综合专科治疗,以及宁养、纾缓服务。在社区支援服务方面,医管局设立了日间纾缓治疗服务,并在各医院联网成立了家居纾缓治疗队,让部分癌症病人可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医管局的纾缓服务采用了跨专科及跨界别合作模式,由医生、护士、医务社工、临床心理学家、治疗师、宗教人士及义工等提供支援照顾,服务内容包括控制病人身体的征状、减轻痛楚、纾缓不适的病征、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身体护理、情绪辅导及哀伤辅导。医管局成立了跨专业的“中央纾缓服务委员会”,检讨、统筹和发展以社区为本的“一站式”的宁养及纾缓服务,透过跨专业的服务模式去加对病人及其家属的身心灵照顾及改善生活质素。
此外,由社会福利署资助的“社区复康网络”亦为长期病患者,包括癌症病人,以及他们的家人提供社区复康服务及协助他们建立互助网络,使他们能如常地在社区生活。现时,“社区复康网络”共设有六个服务中心,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复康课程和讲座、支援病人自助组织的活动和发展,以及推行有关接纳和关顾长期病患者的社区教育活动等。“社区复康网络”的主要服务成员包括社工、护士、物理治疗师和职业治疗师等专职医护人员。他们亦会按需要而谘询医生、营养师、药剂师、临床心理学家等专业人士的意见,藉此为长期病患者提供更佳的服务。
(二) 普查是指在健康人口中有系统地采取简单而有效的测试,来识别出已患病但仍未有病征的人士,以便及早给予有效的治疗。然而,并非所有测试均百分百准确,测试结果可能会错误显示疾病已经存在(即“假阳性”),而引起焦虑、不必要的跟进检查和医疗干预。如测试结果未能显示任何毛病,但疾病却已存在(即“假阴性”),则可能会导致延迟求医的情况。
在决定是否推行某种疾病的普查计划前,当局需考虑多项因素,包括测试的准确程度,更要考虑计划是否能有效减低该疾病的死亡率。例如,有研究证明有系统的子宫颈普查可以减低子宫颈癌的病发和死亡,所以,卫生署于二○○四年与其他服务提供者合作展开全港性的子宫颈普查计划。
为了更有效地防治癌症,政府于二○○一年成立了癌症事务统筹委员会,现时由我担任委员会主席。委员会负责拟订周全的策略计划,为本港有效预防和控制癌症提供建议。在二○○二年一月,委员会之下成立了癌症预防及普查专家工作小组(专家工作小组)。专家工作小组负责研究本地和国际上有关癌症预防及普查的科学证据,评估在香港进行的预防及普查工作,从而为本地的预防及普查工作提出建议。专家工作小组于二○○四年发表的报告,显示目前并没有充分证据支持在本港人口中,推行针对问题所述的五大类癌症的普查活动,因此,政府现时并无计划向长者提供津贴,进行癌症检查。政府会继续密切注视癌症普查技术方面的发展。
其实,要预防癌症,除了普查之外,健康的生活也是重要的一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意见,全球最少有三分之一的癌症个案是可以透过基本健康方法有效地去预防,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减少饮酒、减少从工作和环境接触到致癌物质例如吸烟,以及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注射等。有见及此,卫生署会继续向市民灌输健康生活的讯息。
此外,卫生署亦会继续通过不同渠道,提醒市民有关各种癌症的病征和及早诊治的重要性。卫生署长者健康服务的健康外展队伍亦透过与其他长者服务提供者合作,在社区内向长者及护老人员灌输上述各类讯息。
完
2007年5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05分
附件:
立法会三题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