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会问题
立法会二十题:儿童的体重
以下为今日(六月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李国英议员的提问和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周一岳的书面答覆:
问题:
政府可否:
(一)以两年为一组别并按性别列出:
(i)过去二十年新生的婴儿的平均体重,以及过轻和过重的婴儿人数分别占上述新生婴儿总数的百分比;
(ii)过去十年,两岁以下的幼儿的平均体重,以及超重幼儿的人数占上述幼儿总数的百分比;及
(二)根据最近的统计结果,列出学前儿童和小学生超重的人数分别占该两组别儿童总数的百分比,以及该等百分比与之前两次同类统计的结果如何比较?
答覆:
主席女士:
(一)政府在过去二十年所记录的刚出生婴儿的体重数据详列于附件一。数据显示二○○六年初生婴儿整体平均出生体重为3.16千克,较过去二十年内最高的平均出生体重下降了50克。婴儿平均出生体重降低主要是由于近二十年过重婴儿的比例下跌;而随医疗技术的进步,早生婴儿能存活的机会较大,他们的体重一般较轻,也令婴儿平均出生体重下降。我们没有特别分类储存两岁以下幼儿的体重资料,故未能提供问题第(ii)部分所指的数字。
(二)婴儿会在初生、一个月、两个月、四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十八个月及四岁时到访卫生署母婴健康院接受常规服务。母婴健康院会为初生至五岁到访的儿童进行成长监察,在指定年龄为儿童量度体重、身高及头围,旨在跟进个别儿童的成长状况,以尽早发现及转介有问题的儿童到专科跟进,并为家长提供成长及饮食营养指导。
母婴健康院目前并没有把相关记录作整体整理及分析。然而,我们一直致力与各学术机构合作,在不同时间检视及探讨学前儿童的成长状况。卫生署与香港大学医学院合作,对八千名于一九九七年出生的儿童进行的一项长期研究,结果已于日前公布,显示儿童若在出生时体重较高或于婴儿期成长速度较快,到七岁时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可能较高。另外,母婴健康院现正为到访的四岁儿童的成长进行初步研究,调查这些儿童的饮食习惯及肥胖比率,藉此增加我们对本港幼儿饮食营养和成长状况的了解,以及进一步完善现时针对幼儿营养的辅导服务。
为更有效监察儿童在不同年代的成长和营养情况,以及制订相应的政策及措施,卫生署采用了一套合适香港人体格的标准,以评估学童的发育状况。这套标准是由各方专家在一九九三年对全港25
000名初生至十八岁人士进行普查所得的资料而制定。根据这套标准,肥胖是指体重超过一九九三年同等身高学童的体重中位数的120%或以上。按此,小学生的肥胖比率载列于附件二。
根据卫生署的资料显示,过去十年,属于肥胖的小学生有上升的趋势,由一九九五至九六学年的16.1%增至二○○五至○六学年的19.4%。有见及此,卫生署于二○○六至○七学年在全港小学全面推行“健康饮食在校园”运动。藉研究、评估、教育、宣传及倡导等策略,以及与学校、家长、食物供应商及社会人士的跨界别合作,为学童营造一个鼓励及支援健康饮食的生活环境,并积极加强推广学童健康饮食的工作。
与此同时,卫生防护中心现已委托香港大学进行一项儿童健康调查,当中亦包括检视十五岁以下儿童的体重、身高及体重指数。
完
2007年6月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