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会问题
立法会三题:性教育服务
以下为今日(二月二十五日)在立法会会议李卓人议员的提问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的书面答覆:
问题:
现时,以外展形式在学校推行性教育的两个主要单位是卫生署辖下的青少年健康服务计划和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家计会)。然而,本人得悉,该等单位因资源所限而未能以中文以外的语言提供上述服务,非华语学生因而无法受惠。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评估上述情况是否违反《种族歧视条例》(第602章)的条文;及
(二)有否计划为非华语学生提供外展性教育(包括向家计会增拨资源,以举办英语性教育讲座及制作更多的英语性教育资源);若有计划,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性教育是德育及公民教育的重要课题。现时,各中、小学的学科课程当中已包括性教育及其相关主题的知识。此外,卫生署、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家计会)亦有提供性教育服务,例如以外展形式进行的性教育工作坊及讲座。
就问题的两部分,我一并回覆如下:
(一)及(二)卫生署青少年健康服务计划现时提供“性教育工作坊”(工作坊)予中一至中七学生,教导他们正确的性观念及知识。工作坊的设计是以中文为主并通常以广东话讲解。但卫生署亦会因应需求派员往取录非华语学生的学校举办工作坊,辅以有英语翻译的教材,并作即时传译。我们认为现行的安排足以应付本港不同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并无违反《种族歧视条例》。此外,卫生署亦计划翻译整套工作坊的课程成英语,并于二○○九至一○学年推出。
卫生署过往曾就提供外展性教育服务事宜接触个别有宗教背景或有少数族裔学生的学校,然而,部分认为由学校自行为学生提供性教育的做法较为合适。卫生署会继续留意学校对外展性教育服务的需求。
据家计会向我们表示,该会的外展学校性教育活动主要以粤语进行,但会就个别学校的要求,为非华语学生提供英语性教育活动。此外,家计会的性教育网页及教材均以双语编写。现时,该会的外展性教育服务并非由政府资助。家计会会因应社会需求而考虑提供合适的性教育服务。
完
2009年2月25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