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会问题
立法会四题:疫苗研发
以下为今日(十二月十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叶刘淑仪议员的提问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的口头答覆:
问题:
据报,由于疫症继续扩散,甲型流行性感冒(H1N1)疫苗需求甚殷。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曾汇报疫苗出现短缺。有专家指出,香港在研究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可能具备发展疫苗业的优越条件,而发展疫苗业有助提升本港的公共卫生制度、推动以科研为本和由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创造高端就业机会,以及满足内地及邻近亚洲国家对疫苗的需求。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过去五年,政府曾否就促进疫苗研究及发展疫苗业,推出新技术措施或支援该等措施;若有,详情为何,以及该等措施的成效评估如何;及
(二)
鉴于政府认为香港具有明显优势可进一步发展的六项产业的其中两项是“创新科技”及“医疗服务”,政府会不会把疫苗业列为可进一步发展的产业之一,并采取措施推动发展疫苗业及相关研究和开发活动;若会,将调配什么资源及有什么其他措施支持该项发展?
答覆:
主席:
政府多个决策局及部门一直以来均积极推动生物科技(包括疫苗研发)的发展。现时我们主要透过资助科研项目、提供适当的配套设施,以及推动内地与香港疫苗研发的合作,促进香港生物科技界别的发展,详情如下。
(一) 资助科研项目
在科研方面,政府当局有不同的渠道,资助各院校及团体进行有关生物科技及传染病的研究。以创新科技基金为例,由一九九九年成立至今年九月三十日为止,该基金已为超过一百五十个与生物科技有关的应用研究项目提供超过三亿元的资助,当中包括疫苗研发和生产的技术范畴。另外,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辖下的研究资助局在过去五年曾资助十二项有关流行病学领域及疫苗研究的申请项目,合共拨款超过一千一百万元。此外,教资会辖下的卓越学科领域计划亦曾于二○○七/○八学年拨款七千六百万,资助本地大学进行“对大流行流感及普通流感的控制”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找出崭新的治疗方法及疫苗,以有效控制流感。此外,食物及卫生局所管理的控制传染病研究基金自二○○三年成立以来,亦为超过四百项与预防、治疗和控制传染病有关的研究工作提供超过三亿一千六百万元的资助,部分项目包括疫苗研究。
(二) 配套设施
在硬件方面,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指出,创新科技基金多年来拨款支持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成立生物制品生产中心,为大学及生物技术企业提供一系列生物产品(包括疫苗)的加工、作示范批量的生产和委托研究服务,支援生物产品从基础研发到临床研究。
为推动香港生物科技行业的发展,香港科技园公司的“生物科技中心”已于本年四月开幕。该中心提供用地、先进仪器及实验室设备,供园内生物科技研究公司共用。科技园的“促进生物科学技术商业化计划”亦资助培育公司进行研究及购置实验室设备。
(三) 促进香港与内地疫苗研发的交流
除了积极推动本地生物科技的发展外,我们亦致力与内地探讨共同研发疫苗的可行性。事实上,香港拥有研究流感病毒的专家,而内地有优质的疫苗生产企业、丰厚的人力及土地资源,两地优势互补。因此,我们正积极探讨由香港提供流感的研究资料及分析,并由内地的疫苗厂生产疫苗的方案。这做法不但可集中两地的资源,在疫苗研发和生产的工作上相辅相成,亦可提供有利创新的环境,让内地与香港的科研人材进行更深层及多元化的交流与合作。
就此,我们已于今年八月十九日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二次会议上,与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署了《粤港研发生产药物(疫苗)合作安排》。我们现正与内地当局进一步探讨计划的详情,务求合作研发及生产疫苗,共同防范流感大流行,保障两地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四) 推动外商在港研发生产疫苗
我们欢迎境外的疫苗生产商在香港研发及生产疫苗,并会尽量提供适当的支援及协助。我们在过往亦曾接触部分疫苗生产商,就在港设立疫苗生产设备作交流。
主席,政府当局会继续透过上述不同的计划及措施,促进香港疫苗业的发展。
完
2009年12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