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会问题
立法会十题:活家禽供应
以下为今日(六月三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张宇人议员的提问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食物及卫生局局长于本年六月初向传媒表示,现时香港活鸡已可当作奢侈品,不排除该现象与现行政策有关,但当局仍不会增加内地输港的活鸡数量及放宽本地农场饲养活鸡的数目,以纾缓活鸡的价格。此外,香港大学宣布,发现一种可以攻击流感病毒的化合物,并会将该化合物进一步研发成新的流感标靶药,届时将可更有效地抑制禽流感、人类猪型流感及甲型流感等病毒。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评估活鸡可当作奢侈品的现象是否与当局的现行政策有关;若评估的结果为否,当局如何在保障巿民的消费权益与保障他们的健康之间取得平衡,以免活鸡零售价持续升,并确保巿民不会因经济问题而买不起活鸡;
(二)鉴于当局指出,自禁止零售巿场存留活家禽过夜后,属禽流感的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数量已大大减低,当局会否考虑适量增加进口活鸡及本地农场饲养活鸡的数目;若会,详情为何;
(三)当局有否估算,当从内地进口的活鸡数量由现时每日平均七千只增至14万只时,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将增加的百分比为何;若有,估算方法及结果为何;若否,为何没有作出估算便拒绝增加内地输港的活鸡数量;及
(四)鉴于有饮食业人士表示,香港作为美食之都的竞争力,因欠缺新鲜水禽供应而渐减,当局会否考虑容许适量的活鸭、活鹅及活乳鸽等水禽恢复在巿场供应,或在特定管制措施下供应给食肆,让以活水禽煮制的传统菜式得以继续传留;若否,会否当香港大学研发的抗流感药物成功面世后,重新考虑放宽对出售活水禽的管制?
答覆:
主席:
过去多年,政府在活家禽供应链各个层面推出的所有措施,均以降低感染禽流感风险为要,以保障市民健康。禽流感病毒跟流感病毒一样,会因应环境及宿主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全世界的卫生当局因此都时刻保持高度警觉,严防疫症爆发。世界卫生组织最近亦指出,近月间新确认的人类及禽鸟感染禽流感病例,显示这种病毒仍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然而,随世界各地专家过去几年已进一步掌握了禽流感病毒的特性,对预防禽流感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现时人类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风险确实已经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当局于二○○九年年底/二○一○年年初进行了一项科学评估,以评估因本港活家禽业的存在而引致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新发现及动物传染病科学委员会(科学委员会)于二○一○年三月二十六日讨论了评估报告。科学委员会由袁国勇教授担任主席,成员包括医生、兽医、微生物学家及其他专家。科学委员会同意近年禽流感对香港的威胁已大幅减少。科学委员会确认各层面的监控措施具有成效。但鉴于情况会不断改变,科学委员会建议我们须保持警觉以预防禽流感,而现行措施须一直维持并予以加强。
为了持续有效控制禽流感风险于低水平,政府会维持本地鸡场数目及其饲养量上限以及现时活家禽零售点的数目。每日进口活鸡量亦不会增加。而自二○○八年七月实施的“街市活鸡日日清”措施亦会继续。与此同时,我们会加强活家禽供应链各个层面的禽流感防控措施,增加在进口、批发和零售层面的样本测试数目。
问题各个部分现回覆如下:
(一)近一年来,活鸡供应充足稳定。活鸡批发价在过去一年亦大致平稳。今年上半年的加权平均批发价比去年同期为低,但价格在节日前会如以往一样较为波动。至于零售价方面,除了节日的波幅较大外,个别地区的价格亦有分别。整体而言,活鸡的零售价是受到多方面如天气、季节、供应、零售地点、节日等因素所影响。
市场上的冰鲜及雪藏鸡的供应十分充足。随制成冰鲜食物技术的提升,冰鲜鸡的肉质和味道已逐渐和活鸡拉近。近年市民已多吃冰鲜及雪藏鸡,比率由二○○四年的79%增加至二○○九年的94%。可见市民亦已日渐接受食用冰鲜及雪藏鸡。市民可因应其个人喜好及负担能力,选择购买和食用哪一类别的鸡只。
(二)及(三)正如上文所述,为了持续控制禽流感风险于低水平,政府不会增加本地鸡场数目、饲养量上限,以及每日进口活鸡量,亦不会增加活家禽零售点数目。本港的禽流感风险能降至现时的低水平,是多年来在农场、批发、零售和进口层面实施各项防控措施的成果,实在得来不易。我们不应该重新扩大活家禽行业的规模,反而必须继续严格执行各项防控措施,否则可能会增加禽流感风险。
就维持每日进口活鸡量于七千只,我们考虑的因素包括两方面:第一,禽流感对本港的潜在威胁;第二,进口和本地活鸡市场的整体供应大致稳定及能应付需求。其实,近期在长沙湾临时家禽批发市场鸡只囤积过夜的情况仍然没有改善,每天于批发市场存留过夜的活鸡数目平均仍有数千只,这证明现时活鸡供应数目完全足以满足市民的需求,没有足够理据支持增加每天进口活鸡的数目。
(四)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带菌者。为了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由水禽传给鸡只,政府早于一九九八年起,从进口至零售层面实施了鸡只和水禽分流的政策,包括立法禁止在同一处所售卖活水禽和其他活家禽。基于公众健康理由,自二○○四年起,内地当局同意不会向香港输入活鹅鸭。现时,本地已没有饲养水禽的农场。政府没有计划重新发出饲养水禽的牌照,亦没有计划恢复进口活水禽。
活鸽并非水禽。至于供应方面,目前内地仍然维持每天约二、三千只活鸽进口,确保零售点和食肆有充足的活鸽供应。
我们察悉近日香港大学发表有关研发抗流感化合物的最新进展,并注意到有关研究单位需待临床测试成功,方可研制药物。在未知悉有关药物的功效前,我们不应在现阶段对禽流感风险的变化作出任何没有科学根据的评估。
为确保政策得宜,我们会不时重新深入评估禽流感的风险和各项防控措施的成效,并密切监察禽流感病毒有否出现变种。如形势逆转,政府会重新考虑调整防控政策。
完
2010年6月30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