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会问题
立法会急切质询二题:香港确诊首宗人类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个案
以下为今日(十二月四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郭家麒议员根据《议事规则》第24(4)条提出的急切质询及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的答覆:
问题:
本港在本月二日确诊首宗人类感染H7N9禽流感的个案,引起公众关注。有关病人曾于内地接触鸡只,而今年春季内地曾爆发H7N9禽流感疫情,造成139人感染,当中45人死亡。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评估H7N9禽流感疫症于本港即时爆发的风险为何;如有,评估结果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二)有否准备任何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一旦爆发的紧急措施,包括处理本地活家禽的措施、内地家禽的进口检疫、关口防疫(包括体温检测、旅客出入境申报等)、以至发出旅游警示,以及成立跨部门小组进行协调及演习;如有,各项措施实施的条件及详情为何;如否,政府如何确保疫情可受到控制;及
(三)有否作任何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的医疗准备,包括门诊诊所及急症室的病例筛查、医院内部的感染控制及隔离措施、以及临床及用药指引;若有,实施的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在二零一三年三月三十一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首次通报了人类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的个案。截至十二月二日,内地共通报确诊139宗人类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个案,分布于内地十个省和两个直辖市,其中广东占两宗。另外,台湾卫生当局亦报告了一宗从江苏传入的个案。
本港于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二日确诊了首宗人类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个案。政府于患者确诊当日,将《流感大流行应变计划》下的应变级别由“戒备”提升至“严重”。我分别于十二月二日及三日主持了“严重应变级别”督导委员会会议,协调各相关决策局及部门的应变措施。在此我希望澄清一些报道,指医院延误确诊甲型禽流感(H7N9)的个案。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分别在十一月二十八日及三十日抽取病人的样本作初步的快速测试,但测试结果呈阴性。到十二月二日的覆检结果才呈阳性。
(一)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调查显示,接触被感染的家禽或到访活家禽市场是人类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的重要风险因素。现在尚未有证据显示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能够持续人传人,而目前社区爆发的风险仍属于低。
至于香港确诊的个案,我们经初步调查,认为有可能属于输入的散发个案。曾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多名人士已接受快速测试,现阶段结果为阴性。
我们会密切留意事态发展,并继续调查该宗个案的感染源头和传播模式,以便作出更详细的风险评估。
(二)及(三)政府一直根据《流感大流行应变计划》,采取各项为应付流感大流行的准备工作和应变措施。文件列明流感大流行的各种应变级别、政府按每个应变级别而设立的相应指挥架构,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为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准备,政府采取的恒常防范措施包括:
(i)加强监察:甲型流感(H7)是《预防及控制疾病条例》(第599章)之下的法定须呈报疾病,而该病毒纳为表列传染性病原体。任何疑似或确诊病例都必须通报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另外,卫生防护中心与医管局辖下医院及私家医院合作加强化验监测。卫生署亦会检讨实验室诊断策略,提高诊断的服务量,储备必要的试剂,并加强与海外有关机构的联系,收集最新信息。
(ii)与其他卫生当局联系:卫生防护中心一直与世界卫生组织(世卫)、内地及海外卫生当局保持联系,以监察最新发展,及时和准确获取香港以外地方有关该疾病的信息,并会按照世卫的建议更改本地监测工作。
(iii)加强港口卫生措施:卫生署已经落实一系列港口卫生措施,当中包括在所有边境管制站张贴海报、向来自受影响地方的旅客派发单张、透过会议和通讯向旅游业界定期更新有关该疾病的资讯、对患病旅客加强监测,以及将疑似病例转介公立医院作进一步调查。卫生署会继续监察世卫公布有关港口卫生措施的建议,并作出跟进。
(iv)及时控制和公布测试结果:任何符合呈报准则而通报卫生防护中心的怀疑感染个案,患者将即时送往医院隔离。病人样本将送到卫生防护中心的公共卫生检测服务处作化验。卫生署亦会尽快向公众公布任何阳性结果。
(v)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卫生署一直向医护专业人员、院舍及学校提供感染控制措施的指引,并举办培训,向医护专业人员提供最新信息。另外,卫生署联同医管局,已成立私营医疗机构的个案转介机制。卫生署亦已敦促所有私家医院的管理阶层提高警觉,加强防范该疾病,并建议他们就疫情最新发展检讨和更新有关的感染控制指引和应变计划,以及确保有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存货。卫生署为医院管理层及医护人员,就疾病最新情况和感染控制措施发放信息,并提供有关感染控制的培训。
(vi)加强风险沟通:卫生署透过发布新闻稿及公告,建议旅客如从受影响的地区回港,并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佩戴口罩及就医,并向医生报告其旅游及接触纪录。卫生署亦向公众发放有关该疾病的最新资料和健康建议。
(vii)宣传及公众教育:卫生署已举办各类型的健康教育活动,并针对公众和特定界别人士,提供有关预防该疾病、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的健康信息。一如以往,卫生署会继续提醒市民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勤洗手。卫生防护中心网站已设立专页,当中包括疾病的最新情况、为不同界别提供的指引和健康建议。医管局亦设有传讯计划,当中包括员工论坛、指定传染病的资讯站、设置网页等。
(viii)应变计划及协调跨部门行动的演习:卫生署会继续更新针对主要传染病爆发的应变计划,并与有关方面和持分者紧密合作,进行跨部门演习。医管局亦已设立指定的应变计划。卫生防护中心自二零零四年成立以来,已举办十三次演习,测试有关部门采取公共卫生行动的准备和反应。
因应香港确诊首宗人类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个案,《流感大流行应变计划》下的严重应变级别督导委员会会议经讨论后,决定除了加强各项现行措施之外,特别采取的措施包括:
(i)卫生防护中心即时采取行动,已成功联络了与首宗个案病人有密切接触的17位密切接触者及超过200名其他接触者。病人的17名密切接触者已被隔离检疫,并获处方特敏福作预防治疗。如果密切接触者没有感染征状,我们便会安排他们入住非医院的隔离设施。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位于西贡的麦理浩夫人度假村已被改作检疫中心,可接收没有出现病征的密切接触者入住。
(ii)公立医院于十二月三日开始启动“严重应变级别”。医管局会提醒急症室及普通科门诊前线员工特别留意求诊病人,加强监察并依循既定指引分流求诊者,及早作出通报和进行病毒测试。公立医院会实施更严谨的感染控制安排,包括限制探访。前往公立医院和诊所的人士现时必须佩戴外科手术口罩,探访病人前后均需洗手。医管局的专家小组已开会检视人类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的治疗方案。
(iii)在进口家禽方面,在这宗香港首次确诊人类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的个案中,患者报称曾到访深圳的一个活禽市场并在当地屠宰活鸡煮食,但详情未明。作为一项预防性措施,我们已暂停从深圳的注册供港农场进口活家禽。卫生防护中心会继续追查患者可能受感染的源头。待有进一步资料后,我们会与内地相关部门商讨暂停进口活家禽的安排。
(iv)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亦已增加巡查,确保活家禽零售点遵守现时“街市活鸡日日清”的规定,并加强清洁及消毒。食环署已到病人的住所进行消毒。
(v)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已在十二月三日巡查本地15个鸡场,并已抽取样本作化验,当中未有发现任何异样。渔护署会在今日完成余下15个鸡场的巡察工作。同时,渔护署会继续巡察活家禽批发市场、园圃街雀鸟公园、雀鸟店铺等,确保禽鸟健康正常,并已发信提醒业界保持警觉,严格遵守生物安全及卫生措施。该署亦会继续抽取病死野鸟及家禽样本作禽流感病毒测试。
(vi)我们已将这一宗确诊个案通报世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东和澳门卫生当局、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和广东、珠海及澳门的检疫部门。我们亦已与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系,留意出入境人士和跨境学童是否出现发烧或相关病征。若发现怀疑个案,会立即转介至公立医院作跟进调查。
(vii)卫生防护中心除了设置专门网页,亦设立了热线2125 1111解答市民查询,电话由上午九时至下午六时运作。
多谢主席。
完
2013年12月4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2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