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會問題
立法會三題:保持香港清潔
以下是劉慧卿議員今日(七月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的提問和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醫生的答覆:
問題:
自上月10日起,當局正式實施《定額罰款(公眾地方潔淨罪行)條例》,向觸犯亂拋垃圾、隨地吐痰和非法張貼街招等罪行的人士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在採取執法行動的首天,便有一名執法人員被違例者毆傷。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評估新條例在實施後對改善公眾地方潔淨帶來的具體益處;
(二) 執法人員現時面對哪些困難,以及會否考慮為他們提供更多支援;及
(三) 有何措施加強公民教育,使更多市民認同保持香港清潔的重要性?
答覆:
主席女士:
(一) 《定額罰款(公眾地方潔淨罪行)條例》的目的,在於加強阻嚇作用,以打擊常見的公眾地方潔淨罪行。這些罪行包括亂拋垃圾、隨地吐痰、未經准許而展示招貼或海報,以及讓狗糞弄污街道。
據執法部門觀察所得,香港的整體清潔情況在條例生效後有可見的改善。
兩星期的限期過去之後,當局在本年六月十日開展執法行動。前線人員發覺市民在公眾地方亂拋垃圾的情況已明顯減少,包括巴士站、橫過馬路處、渡輪碼頭廣場、公共交通交匯處及街市等亂拋垃圾黑點。執法部門亦留意到,現在市民較多把垃圾和煙蒂棄置在垃圾箱。至於未經批准而展示招貼或海報等活動的黑點,例如旺角、油麻地、柴灣及銅鑼灣,執法部門發覺該類活動已大幅減少。傳媒的報道亦認同政府的評估。
(二) 整體來說,根據執法部門所反映的意見,新法例的實施情況大致順利。例如,由六月十日至二十三日期間,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共採取了619次執法行動,共發出616張定額罰款通知書,而在發出其中的596張定額罰款通知書時過程相當順利。在餘下的23次執法行動中,在發出其中20張定額罰款通知書時需要警方協助才能取得違例者的身分證明文件;而其中一宗個案的違例者須警方陪同前往警署,才取得其身分證明文件;另外兩宗個案則有食環署人員在執法時受到輕微的襲擊。
在實施定額罰款制度前,食環署已為各有關部門的執法人員提供訓練,指導他們如何處理可能出現的困難。食環署亦為屬下執法人員提供電訊設備(手提對講機和手提電話),以便他們聯絡在附近巡邏的同事要求支援,或在有需要時聯絡警方要求協助。其他執法部門亦已作出類似或其他的支援安排。
雖然曾發生上述的輕微襲擊事件,但整體來說執法人員都對現有的支援安排表示滿意。不過,我們會繼續探討如何能進一步加強對他們的支援。
(三) 自新一輪的清潔香港計劃在二零零零年十二月推出後,政府一直著重推行公民教育,因為要加深市民認識保持環境整潔的需要,公民教育起關鍵作用。我們成立了由社會各界代表和政府人員組成的清潔香港策劃委員會,負責統籌在全港推行的清潔香港活動,並研究如何改善環境衞生的工作。策劃委員會轄下的宣傳和公民教育組和地區推廣工作委員會則負責協助制訂有關公民教育和社區參與的策略。
推動清潔香港工作的另一個重要環節是學校教育。食環署和教育署已把有關清潔香港的資訊納入中小學的課程內。此外,這兩個部門一直舉辦很多不同類型的清潔香港課外活動,例如專題研習比賽、互動學校外展計劃、為中學生舉辦的公益少年團活動,以及為小學和幼稚園舉辦的學校講座等。這些學校課程內的信息和課外活動有助學生培養保持香港清潔的意識。
另外,我們還利用電視宣傳短片及電台宣傳聲帶、海報及橫額、錄影帶、單張、貼紙、網址、報章特刊及傳媒訪問等宣傳物品及公民教育資料,輔助公民教育工作的推行。
至於社區參與方面,當局成立了十八區清潔香港地區委員會,由各區議會的副主席擔任委員會的主席。委員會負責籌辦地區教育和宣傳活動,以及實際的清潔活動,以傳播清潔香港的信息。這些委員會在二零零一年共舉辦了160多項地區活動。此外,食環署亦推行資助計劃,協助居民和其他公民組織籌辦清潔香港的活動。這些組織在二零零一年共安排了87項活動,有二萬多人參加。另外,食環署亦與藝術家協會等多個非政府機構和非牟利團體緊密合作,推行各類社區參與活動。
完
二○○二年七月三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