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會問題
立法會十二題:中醫門診診所
以下是麥國風議員今日(十二月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的提問和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醫生的書面答覆:
問題:
當局於去年十月公布,計劃在二○○五年年底之前,醫院管理局會在各區開設十八間中醫門診診所,並會在二○○二至○三年度設立首間診所。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上述計劃的詳細安排,包括每間診所的設立時間、地點、職員人數及配套設施等;
(二) 醫院管理局為提供這項新服務每年須動用的款額;及
(三) 鑒於醫院管理局本年度會有赤字,當局將如何協助醫院管理局籌措有關計劃所需的款項?
答覆
主席女士:
我們計劃提供中醫藥門診服務,以期透過臨床研究促進中醫執業的發展、使中醫藥知識系統化、訂定中醫的執業標準,以及制訂中西醫藥並用的模式。
(一) 我們將分階段開設中醫門診診所,而第一間診所將於二○○三年年初投入服務。這些診所會附設於各區的醫院或健康中心內,方便市民求診。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正與醫院聯網、各大學及非政府機構商討,以落實各間診所的分布和位置。
這些中醫診所會聘用一支由跨專業人員組成的隊伍,成員包括中醫師、護士、藥劑師、配劑員及其他支援人員,為求診者提供服務。每間中醫門診診所的職員數目不一,視乎個別醫院聯網的運作規模而定。
每間診所將設有數間診症及治療室、藥房、工作間、辦公室和附屬設施。此外,診所亦會設立中醫藥資訊系統,以助服務的運作和紀錄管理。
(二) 由於建議的中醫門診服務將分階段推行,醫管局為是項服務的支出會因應門診診所的數目而按年調整。目前,醫管局正手編製詳細的中醫藥服務預算。
(三) 除資助醫管局現有服務的撥款外,政府亦已預留款項,用以資助擬議模式運作的中醫門診診所。
完
二○○二年十二月四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