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問題
立法會問題第五條(口頭答覆)
會議日期:二零零二年一月三十日
提問者:朱幼麟議員 作答者:衞生福利局局長
問題:
據報,估計現時內地約有100萬人已感染愛滋病病毒,而本港的感染個案數字可能會因跨境活動日益頻繁而急速上升。關於遏止愛滋病蔓延,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遏止愛滋病蔓延的各項工作的詳情,以及如何訂定它們在資源分配上的先後次序;
(二) 當局有否訂立具體的政策、工作目標、監測高危行為的系統及跨境合作機制,以遏止愛滋病的跨境傳染;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 有否評估現時本港的醫療及其他服務系統能否應付感染愛滋病病毒者數目急速上升的情況,以及當局有否就此情況制訂應變措施?
答覆:
主席女士:
愛滋病病毒和愛滋病的傳播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現時,世界各地估計有四千萬人受愛滋病病毒感染。香港市民受愛滋病感染的比率較低,估計少於成年人口千分之一。現時,香港大約有二至三千人受愛滋病病毒感染。衞生署每年大約收到約二百個新感染個案的呈報。
(一) 為了遏止愛滋病病毒和愛滋病蔓延,政府採取了三方面的措施,從預防、監察和臨護理入手,並已分配資源進行這三方面的工作。
推行全面的預防計劃,是控制愛滋病病毒和愛滋病的首要工作。衞生署連同其他醫護機構和非政府機構,提供了一系列預防計劃。由衞生署成立的專責愛滋病預防及健康推廣組,負責下列三大範疇的工作:
(a) 傳達與資訊(例如印製期刊、更新網頁、通過傳媒展開宣傳運動等);
(b) 建立潛能(例如為醫護工作者舉辦訓練課程、推行網上持續教育計劃、編製工作常規/手冊等);以及
(c) 介入預防(例如推廣和派發安全套、為吸毒者提供外展服務、向跨境旅客進行宣傳工作等)。
我們又把愛滋病預防工作納入其他健康計劃,以借助這些計劃容易接觸服務對象的優點。舉例來說,美沙酮診所每天為吸毒者提供美沙酮治療和減低感染病毒風險輔導,藉此減低吸毒者受病毒危害的機會。社會衞生科診所為求診者免費治療性病、測試愛滋病病毒和提供減低感染病毒風險輔導。使用公營醫護機構服務的孕婦可選擇接受產前愛滋病病毒抗體普及測試,以避免嬰兒從父母感染愛滋病病毒;我們亦鼓勵私家醫生提供這類服務。此外,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通過嚴格甄別捐血人士,確保血液安全。
此外,政府與各非政府機構和社區團體緊密合作,進行愛滋病病毒和愛滋病預防工作。政府於一九九三年設立愛滋病信託基金,資助非政府機構舉辦預防感染愛滋病病毒的社區活動。該基金至今已向非政府機構撥出約6,000萬元,資助了共342項宣傳及公眾教育計劃,對象包括青少年、性服務工作者、跨境旅客等。
我們設有一個完備的監察系統,以收集、分析和發放有關流行病學的資料。這個系統包括愛滋病病毒和愛滋病感染個案的呈報,血清研究,性病感染監察和行為監察工作等。
目前約有900名愛滋病帶菌者和愛滋病患者在公營醫護機構接受治療;公營醫護機構為這些病人提供跨專科的醫療及心理護理。為了提高醫護水平,衞生署將於短期內向全港醫生頒布有關如何處理愛滋病病毒和性病的最新指引。
(二) 我們的主要策略是以有高危行為、容易感染愛滋病病毒和患上愛滋病的人士為介入對象。正如上文第(一)段所述,因應愛滋病病毒和愛滋病在全球蔓延,本地人口經常出外旅遊和經常有大批旅客從世界各地進出香港,我們已實施周詳的計劃,以防止愛滋病病毒和愛滋病的傳播,包括防止病毒在跨境旅客間蔓延。
香港和內地一直有就衞生事宜保持緊密聯繫。舉例來說,廣東、香港、澳門和海南的衞生當局曾舉行會議,討論與傳染病有關的事宜。此外,由一九九七年起,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一組流行病學家和愛滋病專家一直有定期會面,追測愛滋病傳播的最新趨勢和討論共同關注的事項。
衞生署轄下的紅絲帶中心是一所愛滋病教育、資源和研究中心,已被指定為負責提供專業支援的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合作中心。該中心舉辦建立潛能計劃,以支援亞太區,特別是內地的愛滋病病毒預防、監控和護理工作。有關計劃包括為內地的愛滋病工作者舉辦學者計劃、派發愛滋病教材,以及舉辦工作坊,讓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公共醫護專業人員互相建立聯繫,從而加強區內的監察機制。
(三) 政府在為愛滋病帶菌者和愛滋病患者規劃醫護服務時,已考慮到受感染人數有可能逐漸上升的趨勢。為了善用現有的資源和醫學專長,當局已把治療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服務納入現有的健康計劃(例如防治性病服務)。此外,隨醫學界研製出全新的藥物和治療方法,現時大多數病人都是在專科門診診所接受治療。位於九龍灣的綜合治療中心,目前正為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性病患者提供門診治療服務。政府會在本年稍後在粉嶺增設一所綜合治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