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醫療專家小組講述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治療方案及復康療程

< 返回

  醫療研究專家及專科醫生小組今日(五月十日)聯同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醫生在記者會上,講述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的治療方案及如何幫助患者復康。



  聯同楊醫生一同舉行記者會為衞生署副署長梁賢醫生、瑪嘉烈醫院內科顧問醫生余衞祖醫生、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內科部門主管任燕珍醫生、靈實醫院胸肺及紓緩治療科部門主管陳建生醫生、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袁國勇教授及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沈祖堯教授。



  他們就特定的研究及治療作講解,有助了解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如何影響患者身體及那些治療方案最為有效。



  楊醫生在總結專家發表的意見時表示,最近在香港進行的研究發現,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的病情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每一階段約為期一星期。這項新發現有助醫療專家調整我們現時的治療方案,並以不同藥物治療以助病人在病情不同階段有更佳的反應。



  現時對治療方案有反應的病人,仍有百分之十須接受進一步的復康治療,而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將推出一項胸肺復康計劃以助病人康復。


  沈祖堯教授指研究顯示,患者會首先經過病毒繁殖期,即在這段時期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病毒在體內大量繁殖;繼而進入免疫系統異常活躍期,即身體的防禦系統攻擊病毒;及後為肺部破壞期,此時患者肺部遭受嚴重損傷及需要額外支援。



  根據經驗及研究結果所得出的結論,早期使用大劑量的三氮唑核(Ribavirin)及類固醇的治療方案可稍作調整。



  在第一階段,病人獲處方抗病毒藥物如三氮唑核及另一種名為Kaletra的藥物,根據實驗顯示,該抗病毒藥物有助抑制冠狀病毒的增長。病情進入第二階段時,由第八至二十一日才施用類固醇,以減低免疫系統的反應及降低對肺部造成的損傷;而抗病毒藥物在十四日後停止使用。



  楊醫生指出,與早前的治療模式(即在治療初期共同使用三氮唑核及類固醇)比較,現在的治療是因應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的新發現而作出調整。



  資料顯示,類固醇在病發第二周才開始施用與在初期便施用的分別不大,但病者卻可因接受較少劑量的類固醇而得益。



  同一場合,陳建生醫生介紹特別為百分之十的康復病人設計的復康療程。他們受到氣促及未能回復以往的活動能力所影響。



  他表示,縱使肺部損傷仍會持續,但呼吸技巧訓練及特設的運動以配合個人的工作及生活方式,有助恢復肺部功能。



  他說,除了生理上的影響外,一些患者更會經歷患病後的心理創傷,這方面亦須得到適當的治療。



  記者會亦公布,截止今日下午一時,共有七名病人獲證實患上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而須入院治理,累積入院人數增至一千六百七十四人;今日再有二十人康復出院,迄今共有一千零三十五名患者痊癒出院;另有八十九名康復中的病人正在醫院療養。



  兩名患者病逝,分別是一名七十九歲的男病人及一名七十三歲的女病人,他們均有長期病患。現時與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有關的死亡個案共有二百一十二宗。





二○○三年五月十日(星期六)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