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臨床治療經驗記者會談話內容

< 返回

以下為今日(五月十日)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醫生及多位對治理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SARS)有經驗的醫生及醫學界人士在記者會上的談話內容: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醫生:多謝大家今日出席。今日主要講兩件事,一是每日公布關於新個案,這個一會兒請梁(柏賢)醫生講一講有多少新個案,匯報有多少病人出院,死亡率。大部分會講現時的經驗及研究我們的治療的方法,及治療的策略是有一些調整的,因為跟我們的經驗及研究結果;以及宣布有一部分人需要一段時間去康復,我們有一些特別的康復計劃,特別給一些胸肺有少少問題的病人,治療後大約有百分之十的病人的呼吸系統有少少問題,沒有完全康復。我們日後會設計一個新的復康計劃,這個要請同事一會兒介紹。首先請梁醫生講一講今日的個案。



衞生署副署長梁柏賢醫生:今日我們證實感染非典型肺炎的個案有七宗,另外有二十名病人康復出院,亦有六十七名病人在深切治療部,而死亡人數今日有二名市民因非典型肺炎死亡。一名為七十九歲男病人,另一個為七十三歲女病人,兩人都是長期病患者。這是今天的數字。沒有醫護人員有感染個案。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醫生:我開始講治療經驗及研究,第一步想找袁(國勇)教授講講非典型肺炎我們做了的研究及經驗的理據,才找其他的教授及專家再介紹我們怎樣調整治療方向。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袁國勇教授:各位同行,因為很複雜,大家不要驚慌,我會盡量解釋,現階段不需要擔心。這幅圖表是這樣的,我們在淘大花園的病人揀選了最初入院的七十五名人士。我們覺得有需要由頭到尾一直用同一個方法去處理及檢驗他們的徵狀,以便更清晰了解他們的病情。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條線是指病人的體溫度數;許多病人入院時有三十九度燒,慢慢會下降,到一星期時侯,又再出現發燒,這個時候亦有許多病人開始出現腹瀉,部分病人的肺片開始花及開始感到有點氣促,多數大約在第七日發生。如果病人接受了我們給予的所有的藥是三氮唑核,類固醇等,他們多數都會退燒,腹瀉也會好轉,氧氣好轉,也就沒有那麼氣促了。但有一少部分人,大約百分之二十會繼續差下去,這些病人需要插喉和呼吸機的幫助,當然有部分病人始終不能出院,但另一部分病人在深切治療部過一段時間便會好轉並可出院。這就是我們找到的一個特別情況,就是病人開始入院時,頭一個星期的情況並不太差,但到第七日會突然差得很,在這段時間我們給予的藥如果發揮作用是可以救到百分之八十的病人,但百分之二十始終要進入深切治療部,並需要呼吸機的幫助,為何會如此?我們做過研究之後,覺得其實整個病症的情況是分三個階段的:第一個階段是首七天,主要是病毒在體內不斷繁殖,隨後免疫系統開始識認這個病毒,於是產生抗體,產生淋巴細胞把病毒殺死,但這段時間它不只是殺死病毒,它同時在隨著的七至十四天內對肺部進行很大部分的破壞;而一部分病人如果對三氮唑核和激素有反應的話,便會痊癒。但有百分之二十的病人真是沒有辦法了,其肺部會到第個三階段時有許多處出現疤痕,並仍然可能需要呼吸機的幫助。但如果他們能夠脫離呼吸機的需要,我們便有機會協助他們康復。



我們在這裏再多給一幅圖表大家看,大家可以看到,就是我們檢測病人的鼻液裏面病毒的數量,發覺病人入院時並不是最高的,到大約第十日左右,數量是最高的,好像屋頂般向上走,跟後會自動下降。如果病人是死於控制不到病毒的情況,即是病毒一直向上走高,便不會有屋頂的形狀,我們叫inverted V-shape。它應該到死亡的時候是越來越高才對,但我們看不到這種現象。這說明了一點,就是其實在後期肺部遭受到這麼大的破壞,並不是病毒失控地繁殖,而是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對病毒產生過激的反應,這過激的反應是令到肺部受到很大的破壞。我們覺得由我們這個研究得出的結果,認為我們現用的方法,以三氮唑核加激素來治療,應該是可以說是對症下藥的。當然,我常常都說,世界上是沒有絕對好的藥,大家不要有一個不切實際的期望,就是給予的藥都可全部治癒病人。我們只了到現階段,我只能肯定說有百分之八十至八十五的病人可得治癒,另外百分之十至十五的病人又如何呢?我們仍然進行更多的研究。



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沈祖堯教授:剛才我們看過這幅圖了,我們覺得這個病毒有三個階段,在威爾斯醫院我們分析了一些病人,有些很早期已給予激素,有些則很遲給的,或在第二個星期才給予的,我們把結果給大家看。在下一幅圖內,這裡有五十六個病人在很早期便給予激素,有五十六個很遲才給予激素,遲的是指在第二個星期,早的是指在第一個星期入院便開始給予激素,大家看到,每組有五十六個人,他們的年紀和性別都差不多一樣的,其中有部分病人本身有其他疾病,大家都看到,這兩個groups 不同的地方是:在遲給予激素那個group 的LDH和 neutral field counts其實更高,即是說這批病人本身的病情我們相信更嚴重,但基於一些理由,我們會遲給予激素,為何遲給呢?其實這批是威爾斯醫院第一批入院的醫護人員,當時我們仍在摸索階段,不知道究竟用什麼方法治療才好,所以相隔一星期多,我們才開始給予激素,但他們的病情其實不比這一批病人輕,所以更加嚴重,結果遲給的與早給的沒有分別,唯一他們可能需要激素的分量少了,即是說,如果開始很早時給予一個很大的steroid,病人不會馬上好轉,跟著第二個phase再出現時,更要打多一些steroid,所以total dose的steroid總分量更多,給多了分量,有可能有更多併發症,譬如其他的infection的出現,那兩批病人進入深切治療部和需要插喉的人數沒有明顯分別,但剛才我說過,其實這批遲給激素的人其實本身病情比後來的一批的更嚴重。這裡起碼有一個indication顯示steroid不應太早給予病人,steroid應該起碼在第二個階段時,當病菌的數量開始降低而immuno reaction的時候才給予。



我們把剛才的經驗與其他的醫院的經驗放在一起的時候,就是大家手上的圖表。我們現在綜合了許多間醫院的經驗,我們就會recommend這個scheme of treatment。就是在起初的兩個星期,我們主要用anti-viral agents,就是Ribavirin,亦都有一些數據見到Kaletra即proteins inhibitors,其實都是有一個相當好的作用,或者兩個藥加起來的時候,那個作用會更加好。但這個暫時來說,都只是很少病人有。所以暫時尚未有數據給大家看到。到第二個階段,我們才會給steroid,即是到第二個星期,而我們給steroid的時間,不是發燒高就給,而是要看到x-ray見到一粒一粒,一「撻」一「撻」東西出現多了,這個就是timing。如果x-ray根本沒有這個phase,我們相信病人並不一定需要接受high dose steroid improvement。當然病人亦希望經過這兩個星期就會一路好轉,但若果他們沒有一個significant improvement的時候,其他的treatment包括pentaglobin或者convalescent plasma,這些其他輔助性治療,我們都會覺得是有幫助的。所以這幅圖是把眾多間醫管局的醫院的經驗和過去八個星期我們的經驗綜合一起。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英文部分





二○○三年五月十日(星期六)

2019年4月12日